
《國防軍事早報》節目透露,陸軍某試驗基地近日基地奔赴高海拔地域,
展開多種新型武器裝備的高原試驗,在惡劣環境下檢驗裝備性能。
演兵場注意到,報導視頻中還罕見曝光了新型PCH-191型箱式火箭炮(下文簡稱191式火箭炮)
實彈射擊的畫面,火箭炮精准順利命中靶心後彈頭爆炸揚起了不小的“蘑菇雲”,
其威力遠勝解放軍部隊中定位類似的PHL-03式火箭炮
據悉,該基地擔負著解放軍陸軍武器裝備的定型任務,例如最新型的主戰坦克、步戰車、自行火炮等武器裝備,都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試驗鑒定,拿到基地頒發的准生證才能列裝部隊走向戰場。可以這麼說,該基地不僅僅是陸軍各型新型裝備的檢驗員,更承擔著守門員的重責,是鍛造好用、管用、耐用、實用的武器裝備的關鍵角色。
191式火箭炮在去年的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中首次公開亮相,和PCL-181型車載155毫米榴彈炮系統構成了火炮方陣,一改之前閱兵中火炮方陣的三張“老面孔”:即PLZ-05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PLZ-07型122毫米自行榴彈炮和03式火箭炮。這同時意味著,這兩型新型火炮將成為解放軍未來遠端打擊的骨幹力量,尤其是射程超300公里的191式火箭炮,將首次賦予炮兵戰略級別遠端打擊的能力,大大提升了陸軍在未來戰場聯合作戰體系中的地位。
簡單點來說,191式火箭炮可以理解為03式火箭炮的升級版本,在射程、打擊精度、火力覆蓋範圍廣、平臺通用性和持續作戰能力上有了明顯的提升。其中,191型遠火最核心的變化在於採用模組化彈藥組,擁有2個獨立的儲藏、運輸、發射多用途發射架。
所謂模組化彈藥組即將火箭彈像導彈一樣密封在多聯裝儲運/發射箱中,一旦需要直接將多聯裝發射元件吊裝在發射車上就能夠發射,具有再裝填速度快、反應時間短、人工耗時少等省時省力的特點。
更重要的是,使用模組化彈藥後,火箭炮可以相容多種口徑不同火箭彈,例如在閱兵時:191型火箭炮單個發射架上裝配了4聯裝370毫米火箭彈發射箱,同時,每個發射架可裝載5聯裝300毫米火箭彈,或者1枚750毫米的彈道導彈。
以是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研製的外貿型AR-3火箭炮(發射架外形與PCH-191非常相似,車用底盤不同)為例,該火箭炮可以共架發射的火龍480戰術地地彈道導彈。總的來說,191式火箭炮既具有火箭彈的打擊密度、打擊速度、打擊火力,又有近似導彈的打擊精度,相比導彈而言,性能接近而造價低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