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風雲》宋兆文/共軍一月出兵?前CIA副局長不懂的台海冬季海象兇險多變
我們想讓你知道…
麥克莫雷爾認為明年一月份共軍犯台,他忘了一月是台海冬季,海上刮著強烈東北季風,通常都在十級以上風浪。任何作戰,天候是當然的第一要素,所有指揮官用兵,都要避開惡劣天候,以免作戰失敗。
▲美國總統大選將在11月初舉行,目前雙方民調相近,川普是否連任猶未可知。(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宋兆文/前海軍陸戰隊上校、現為國防部資深諮詢委員
美中情局前副局長麥克莫雷爾說:中共明年1月出兵台灣 3天,中國恐會在明年年初以「武力」介入,攻占金門、澎湖、馬祖等離島,並在3天內解決台灣問題。
美國海軍學院在最新一期的《議事錄》期刊中,刊登了中情局前副局長麥克莫雷爾(Michael Morell)及前參聯會副主席、退役上將詹姆斯溫尼菲爾德(James A. Winnefeld)的聯名文章《The War that Never Was?》。
內容提到美國將在明年1月19日到1月21日進行總統交接,中方看準此時是美國決策力最脆弱的時候,計畫將在12月展開「紅省行動(Operation Red province)」,刻意加劇台海緊張情勢。
他說,中國打算先攻占金門、澎湖、馬祖等離島,並部屬海軍在台灣海峽的南北兩側,封鎖逃出的航路;另外,共軍也會再派軍艦,到東部海岸防備美國第七艦隊,同時指示在台特務破壞軍事設備和關鍵設施,癱瘓所有網路和媒體。
我們與共軍對峙71年,一直針對武力犯台在做戰備整備,夙夜匪懈,枕戈待旦,從未掉以輕心;麥克莫雷爾,在美國海軍學院《議事錄》期刊中發表文章,是他個人的看法,絕對不是美國軍方的認為,麥克莫雷爾是搞情報的,對作戰是外行。
▲台海海象兇險多變,今年漢光預演時即曾發生落水意外。(圖/記者呂佳賢攝)
任何作戰,天候是當然的第一要素,所有指揮官用兵,都要避開惡劣天候,以免行動不便,避免天候災難造成自己作戰失敗。
1274年,元朝以大小艦九百艘,組成三萬多人的大軍,遠征日本。由於補給後援不繼而撤退,撤退當晚遭到颱風侵襲,「會夜大風雨,戰艦觸巖崖多毀」,次日晨海面上只剩下一些破碎的木片,元軍死亡一萬三千餘人。
元朝復於1281年春,再發動對日本的第二次侵略。八月初一日,元軍再次遭到颱風的襲擊,風暴持續四天,軍艦大部分沉沒,遺棄在日本五龍山的海灘上的元軍,有十萬餘人,日本殲滅殘存元軍約十萬,其餘數萬士兵被俘為奴 。
1812年拿破崙率軍45萬人征俄國,入侵時恰逢俄國隆冬,低溫除凍壞法軍手腳,連耳朵都動到脫落,風雪中行動困難,在戰場上被大量凍死/戰死,回國時只剩1萬多人。
1941年德軍380萬入侵蘇聯,雖武器與訓練均優於蘇聯,但德軍無法適應在酷寒中作戰,大軍被希特勒瘋狂分割使用,各個戰場上,因禦寒冬衣嚴重不足,陷在冬天低溫中苦戰而造成慘敗,最後導致德國敗亡。
共軍武力犯台,必須出動其全數陸戰隊,向台灣可登陸灘頭進行突擊登陸,開闢戰役登陸場,讓後續兵力大量登陸,形成戰場優勢兵力,與我地面部隊決戰。而兩棲登陸作戰,天候因素是主要先決條件。
麥克莫雷爾認為明年一月份共軍犯台,他忘了一月是台海冬季,海上刮著強烈東北季風,通常都在十級以上風浪,海上陸上常遇能見度不佳情況,登陸前的海空火力轟擊,目標不易觀測,轟擊成效不能確認,登陸灘頭海域,障礙清除困難。
兩棲登陸的艦岸運動,登陸艦船,要在距灘岸約40公里處的泊地下錨,換乘登陸輸具,因海浪起伏過大,錨泊不牢靠,若是錨鍊鬆脫,會造成官兵傷亡,同時立即打亂登陸計畫,延誤登陸時間,不能搶在漲潮時間內登陸,將造成登陸作戰破局。
如果各艦船,負責突擊灘頭突擊兩棲戰甲車,在冬天海上勉強泛水,登陸部隊換乘登陸舟艇後,才能開始在海上兜圈圈,編排登陸舟波,完成時間至少要90分鐘以上,然後登陸舟波有兩小時,要頂著十級以上風浪,艱苦的在洶湧大浪中踉蹌前進,海象會打散各舟波,不能保持舟波隊形而亂成一團,登陸時不能發揮建制戰力。
海浪一直撲蓋過輸具,無頂蓋登陸小艇的官兵,會全身濕透,因低溫而不停發抖,甚至休克,艇上絕大部分官兵都會重度暈船嘔吐,上岸後就無力跌倒海灘無法戰鬥,通常八級風浪就會打翻登陸輸具,一月的惡劣海象,會打翻很多登陸輸具。
Panchrotal wrote:
氣象局海象資料是公開(恕刪)
是公開的 但局部區域海象 是不會公開 甚至沒有詳細統計數據的..

基本上 只有當地早跳的百姓 才會比較清楚..

如果有統計就通通沒問題 前陣子就不會發生瘋狗浪直接把人捲到七層樓高
摔下來重創的登陸演習慘劇了....
人要成長一點 不要老把戰爭當打電動...
小毛毛沒當過兵 他們對戰爭的想像就是按按鈕 飛彈飛過去對手就完了...
台灣當過兵的人 真的覺得這種思維沒問題嗎?

戰場上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這就是有經驗士官兵很重要的理由..
這也是中國無力策畫有效攻台戰術理由
攻台作戰涉及幾十萬甚至百萬大軍 海陸空三軍配合作戰..
無法預測的變數太多
沒有經驗的部隊與幹部 根本應付不了.... 沒在劇本上發生的事 他們就不會打了....

大型兩棲作戰技術與經驗 全世界除了美軍 還有誰會?
你要跟誰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