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再論新更新後的沱江級

應該要先看看這一段影片,有介紹陀江級做了那些改進
1:10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3&v=mdMDNjnNXDc&feature=emb_logo

它的作戰室就比成功級還要先進!
2020-06-25 22:2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沱江級
看看施孝偉又怎麼說



Charlie2020 wrote:
應該要先看看這一段影...(恕刪)

這段影片看不到
我來幫施孝偉修正一下他的矛盾,未來要裝的海劍二防空飛彈到底是點防空還是區域防空?

ESSM被施老弟定位成區域防空,海劍二卻是點防空? 關鍵點就在海劍二到底有沒有包含那個Booster火箭(又名加力器)?
沒有那個Booster火箭射程只有15公里,包含Booster火箭射程會增加一倍有餘,其射程變成25-50公里,端看空中目標的性質與高度,怎麼說呢? 25公里是帶推力的有效射程,也就是說可以死盯著飛機閃躲的操作,即使是戰鬥機都很難躲過。50公里就是對飛航在10000公尺高的大型飛機,因為飛到50公里遠時的飛彈,經過拋物線飛行,其終端速度已經減速到只有兩馬赫左右,如果是對付戰機的強烈機動操作,飛彈可能因激烈轉動操作,失去一定動能(速度)後而不一定可以獵殺目標。
可是超過25公里外的敵戰機到底有沒有可能被獵殺?
關鍵在敵機的高度與它的作戰意圖,其高度是取決於其作戰意圖,入侵的敵機,若是在行使對海作戰,它應該是以低空進擊,攻擊沱江艦附近的目標,因此它出現在沱江艦的雷達上應該是在40-50公里外,(如果有LINK-16才可能會提早得知目標資訊)等飛彈發射以後,目標應該已經在距艦20-30公里之間,所以只要天劍二可以鎖定目標,應該是逃不掉的。如果作戰的敵機是對台灣本島目標進攻,應該是飛行在13000-15000公尺高空,這種高空目標是比較難打的,因為飛機可以看到軍艦上飛彈的發射軌跡,可以提早反應,雖然飛彈飛到20幾公里以後火箭就燃燒完,只剩下動能飛行,但是敵機在看到防空飛彈的發射就極可能開始改變飛行航線閃避飛彈,使飛彈追擊敵機,進入劣勢的追擊。獵殺成功機率變低,但是如果是從側面對敵機攻擊就不一樣了,只要戰機沒有看到防空飛彈的發射,等飛彈高飛,尾焰消失以後,飛彈由上往下攻擊敵機時,飛彈可以在離敵機僅10-12公里開始搜索敵機,在最後5-8公里才開始鎖定敵機,此時敵機的飛彈警告器開始大聲警告,飛行員最多只有5-6秒鐘可以反應,若此時飛彈有足夠的速度與動能,還是可以獵殺敵機。
不太看施孝偉的軍事節目,總是講的拉拉喳喳,沒有重點,離專家的等級太遠,充其量只是個在業界混很久也很油條的軍事記者。
沱江艦這類艇級近岸作戰單位,不會離岸邊太遠去執行任務,想攻擊它的敵機應該會先遭遇陸基防空飛彈(天弓、愛國者)的攻擊,沱江只需解決漏網之魚即可,海劍二、海劍羚夠用了,不用太計較它的獨立作戰能力。天弓、愛國者幫沱江解決一定高度的敵機,沱江幫忙幹掉想低空穿透的,互相掩護。
天衣神水 wrote:
沱江艦這類艇級近岸作...(恕刪)
正是因為沱江艦的定位在於近海防禦,它的雷達能力不需太強只要靠陸上雷達補足就可以,所以飛彈才可以裝如此大的數量
每次見到新的大型軍武,就會陷入一種沉思

電子科技的進步究竟能為傳統軍武帶來多大效益與改變

例如發動機葉片這種要硬實力的東西,是否也能利用電腦帶來進步

很多要不斷砸錢下去驗證的東西,是否能用電腦來演算節省經費....

讓台灣的大型軍武能有碰觸到大國邊腳的一天

畢竟軟實力恰好是台灣強項
電腦模擬早就普及很多年了不是新鮮事

那個數據也是跟現實資料一步步互相比對慢慢調整來的,資料庫的有用與否依然看你的累積,所以還是沒彎道超車的捷徑

而現在軍備多半是先電腦模擬後再造一個縮尺模型跑水槽,跑風洞等等,最後才來建造實際原型

電腦模擬主要是幫助你縮短開發時間跟預先檢視可能的概略問題並提早修正,但沒辦法幫你跳過該做的其他步驟
167MT wrote:
不太看施孝偉的軍事節目,總是講的拉拉喳喳,沒有重點,離專家的等級太遠,充其量只是個在業界混很久也很油條的軍事記者。


我有時會看他的節目 , 他有分會員和非會員 .

但我沒加入會員 , 加入會員要收費 , 之所以沒加入會員就是因為你說的 : 講的拉拉喳喳 , 沒有一個系統性 , 想到啥講到啥 , 這樣叫我付費 , 我還真付不下去 .

我覺得他是有相當的軍武知識啦 , 但是口條就是感覺講起來很亂 .
台灣 日本 美國 韓國 新加坡 VPN 翻牆 http://vpnforgame.net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