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騰雲機研製中但空軍還想買MQ-9?『能自製的絕對不外購』可以是政策口號

政治新聞
騰雲機研製中但空軍還想買MQ-9? 專家指不需盲信國防自主
2020-05-13 11:0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空軍傳出已著手向美採購MQ-9「死神」無人機系統的建案程序,不過目前中科院的「騰雲」大型無人機也在研製中,若未來兩款無人機皆服役,資源是否會產生排擠仍有待觀察。軍事專家梅復興認為,騰雲機要進入量產,前後也要花費1、200億,不需盲目迷信「國防自主」,「能自製的絕不外購」可以是政策口號,但不應該是唯一原則。

梅復興在臉書粉絲專頁「鈞事評論 (梅復興 臺海安全研析)」中指出,國軍在無人機領域的籌艦進程與運用都相當落後,自主研發曠日廢時,即使明年能測試成功,到量產交機階段也需要克服許多問題,並建議後勤能量及發展準則,若提到投資規模,騰雲機要順利量產,前後也要花上1、2億,即使如此,發動機、航電、感測系統酬載等都還是要外購 ,所謂的「國造」只是有限度的系統整合。




梅復興表示,為何國防航太科技比我國強大的英法義等國都不自行研發與MQ-9同等級的無人機,而是選擇採購美軍現役產品,只要思考一下應該就能明白「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要自己製造」。梅復興強調:「不要盲目的迷信 『XX國造』或『國防自主』。『能自製的絕對不外購』可以是政策口號,但不應是最高/唯一指導原則。」

梅復興提到,針對武器裝備是否自主研發,應審慎評估成本效益,並考慮時效性的代價,若因為堅持自主研發而拖延5到7年,延誤戰備需求會導致裝備服役後卻不再符合需求。若是近期戰備需要的設備,則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已大量使用、性能穩定、準則程序完備又後勤無虞的產品,這就沒必要自製。
2020-05-14 8:11 發佈
菜包817 wrote:

梅復興表示,為何國防航太科技比我國強大的英法義等國都不自行研發與MQ-9同等級的無人機,而是選擇採購美軍現役產品,只要思考一下應該就能明白「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要自己製造」。梅復興強調:「不要盲目的迷信 『XX國造』或『國防自主』。『能自製的絕對不外購』可以是政策口號,但不應是最高/唯一指導原則。」

梅復興提到,針對武器裝備是否自主研發,應審慎評估成本效益,並考慮時效性的代價,若因為堅持自主研發而拖延5到7年,延誤戰備需求會導致裝備服役後卻不再符合需求。若是近期戰備需要的設備,則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已大量使用、性能穩定、準則程序



我們向來愛洋貨

原廠爹娘疼阿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台灣需要mq9嗎?自製的騰雲抗風力太差,螺旋引擎還要跟加拿大買,不如直接跳到做類全球鷹無人機,用idf引擎足已
chenenhsin wrote:
台灣需要mq9嗎?自(恕刪)


+1

為什麼不要F-125引擎來弄
所謂“研發”!
它的精義就在於“多多益善”
參考他人優點,去蕪存菁
再融合自身條件與環境
發揮1+1=強大之威力與效應
達到禦敵甚而克敵之目的
聰明又睿智!好個台灣英雄
按讚+1給五星
Caesar-2017 wrote:
+1 為什麼不要F-125引擎來弄


-1

MQ-9無人機追求的不是高速性能, 而是在戰場上長時間飛行. 監視戰場, 看到高價值目標直接用地獄火打掉.

舉個例子, P-8反潛機用737-800的機體, 噴射引擎讓她飛得更快, 但相對的在反潛任務時, 只能在天上停個4小時就要回家加油, 不然就要召喚空中加油.

P-3C用螺旋槳, 極速較慢, 還可以關掉2個發動機龜更慢, 滯空時間超過17小時.

想要飛得久, 用螺旋槳才是正解.
MQ-9已經很成熟,可以提供多種海岸防衛、反潛(測試中)、空對面攻擊.....等等多種功能系統包裝
不過,海巡和海軍比較需要MQ-9這類無人機吧?空軍出來喊燒是什麼意思?怪怪滴。
可能跟潛射魚叉的邏輯一樣 共軍登陸時 突然遭遇到MQ-9機群攻擊 一律算台軍的吧
外購友軍現役軍品有兩個好處:
一個是敵人怕打錯,
一個是臨戰時有現貨可以軍援時能馬上上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