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彈飛行,真是下足了重本,中國飛彈拿出來掛的話,只有50小時壽命,這樣作一次秀,飛彈就得折壽幾年。中國的半導體技術太垃圾,不會作軍規晶片也買不到軍規晶片,彈道飛彈與反艦飛彈民用晶片還可以湊合,但是空空飛彈也用民用晶片,在忽冷忽熱的極端環境中玩個幾次飛彈就報廢了。軍規矽晶片的大廠是台積電與格羅方德(購自IBM),連Intel都不會造軍規晶片,更別說中芯國際那個扶不起的阿斗,中國的空空飛彈只能拿來作作秀而已。=================中國戰機為何很少掛彈飛行?導彈掛50小時就報廢,真的浪費不起2019-03-21 14:05:39許多細心的軍迷都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中國的戰機很少掛滿導彈飛行。有人說這是發動機不給力造成的,事實上並非發動機不給力。大部分情況下戰機攜帶多少導彈,攜帶什麼樣的導彈取決於任務性質和目標。而且導彈壽命並不比戰鬥機,大部分導彈,尤其是空空導彈掛50個小時就不能再用了。導彈分類很多,而戰鬥機攜帶的主力導彈便是空空導彈。空空導彈為了追求高速度和高敏捷性,在設計上會儘可能減重,所用的材料也是儘可能選擇輕質的複合材料,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擊中對方空中目標的精度和威力。空空導彈是武器,是易消耗品,自然不會過於追求長期壽命,而且空空導彈價格是比較昂貴的。以中國的霹靂12中距離空空導彈為例子,重量180公斤,比殲8-2戰機的重量還要輕100倍。作為武器彈藥,空空導彈本身就是易消耗品,如果為了追求更長的壽命和結構強度,那麼在價格和減重設計上都是非常不划算的。空空導彈都是有設計飛行壽命的,一旦掛彈飛行時間超過設計壽命,導彈必須返廠大修或者報廢,因此訓練時掛載大量實彈是非常浪費導彈壽命的行為。空戰和巡邏不滿掛空空導彈是各國的最常見的做法,空戰情況下,戰機做機動是必然的,往往是要做2個G到6個G的動作,這對於空空導彈本身來說就是極大的消耗,如果持續時間過長,對導彈本身來說就存在解體的風險。而且導彈掛多了,會影響戰機本身的機動性,會讓戰鬥機在戰場上處於不利的局面。巡邏更不需要滿掛導彈,標準做法是攜帶2枚中距空空彈和2枚近距離空空導彈,進行空中巡邏,戰鬥機為了追求最遠巡邏距離,用標準掛載已經足夠完成這類任務,即便是遭遇對手挑釁,4枚導彈也足夠應對初期的緊急事件。能做到標準滿掛的只有隱形戰機,但是隱形戰機的空空導彈是內置的,在做機動性的情況下,空空導彈不直接受到空氣壓力的影響,比起三代機將導彈外置直接暴露,隱形戰機上的導彈壽命自然要長於掛載在三代機上的導彈。即便是不做機動,只是一般飛行,三代機上面的空空導彈整體壽命也不會超過50個小時,為了儘可能規避風險,在空空導彈50個小時期限未到之前都必須要將其銷毀。滿掛的情況下只有3種:作秀、試驗、任務需求。而戰機設計如此多的掛點,也是為了方便,並不是一定要掛滿才行。真正的任務需求,是不可能滿掛空空導彈的。決定空空導彈掛多少,怎麼掛都因任務需求來定。而空空導彈不管是哪個國家製造的,壽命普遍都在50個小時以內,只要能夠滿足任務需求,完全沒有必要掛那麼多導彈,而且這些導彈消耗是非常吃軍費的,一枚近距空空導彈一般在十萬到幾十萬美元,一枚中遠程空空導彈在80萬美元至400萬美元,價格是非常昂貴的。即便是軍費雄厚的美國,在很多任務中也沒有滿掛空空導彈出任務的情況。所以中國戰機導彈掛的少,是正常的,滿掛反而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