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軍力是空包彈? 《外交政策》:想強大就需回歸徵兵制!
記者范姜士航/綜合報導
自2017年起台灣政府開始推動募兵制,台灣的當兵役期從原本的1年縮短為現在的4個月,大多數人的役期甚至更短,《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發文指稱「台灣的軍力是顆空包彈」,在中國的軍事威脅持續增加時,台灣比任何時候都還需要一個可靠的軍事力量,但因為徵兵制的改變,導致台灣暴露在危機之中。
據《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報導,台灣雖然向美方購買了許多先進的武器,包含M1A2T艾布蘭戰車及F-16V戰鬥機,但第一線的作戰人員已經被掏空,整個後勤系統也無法做出貢獻,沒有真正的專家或軍事人員可以在發生戰爭時,作出軍事化的行動,而這些問題都被台灣泛政治化,台灣當局也沒有一套方法能解決現在的危機。
報導中指出,台灣國防部共有21.5萬個職缺,其中18.8萬是士兵,其他為文職人員,在2018年時這些職缺只有15.3萬個被填滿,僅佔軍方應雇人員的81%,但實際上這個數字仍不足以反應目前的狀況。根據現役的陸軍中校表示,他所瞭解的陸軍前線部隊(包含裝甲部隊、機械化步兵及砲兵),目前有效可使用的人力大概在60到80%之間,這意味著,如果發生戰爭時,將有三分之一的坦克因為沒有人可以負責駕駛而無法運作。
作者Paul Huang也提到,在2017年以前,台灣的徵兵役期僅為一年,與韓國的18-22個月或以色列的32個月相比,已經是很短了。大多數的軍官認為,服役一年無法使軍隊充分利用徵兵人員的全部潛能,但至少時間上足以使新兵能成為普通士兵。但是2017年政策的變化,台灣將徵兵役期縮短至四個月。大多數徵兵人員的服役期甚至比這更少,因為他們在高中和大學時完成軍事訓練課程,還可以最多扣除兩個星期的役期。
報導認為,人員短缺是過去幾年從徵兵制走向志願制的明顯結果,這是馬英九執政時期做出的一項政治決定,儘管後來當選的蔡英文總統來自於不同政黨,但仍在繼續執行相同的政策,蔡總統在最近成功連任後堅決捍衛台灣,並發誓要制止中國的侵略,但她在徵兵議題上並沒有要解決這些問題的跡象。
有網友看完報導後表示,「不論外交雜誌想要帶甚麼風向,他是完全贊成恢復徵兵制」、「一直以來都是鼓吹性別平權,兵役制度亦然!四個月軍事訓練役,也應該不分性別都要接受啊」、「入伍時間一回事,那些教範的內容要塞進去多少與熟練度多少又是問題啊」、「威脅性考量,以色列兵役為例,性別平權,無所差異」。
據了解,這篇文章作者Paul Huang的本名是黃柏彰,原是民進黨國際部的黨工,目前為自由撰稿人。黃柏樟過去也曾投書《外交政策》,指稱中共網軍介入九合一大選,在背後操作,試圖影響選情。
原文網址: 台灣的軍力是空包彈? 《外交政策》:想強大就需回歸徵兵制! | ETtoday軍武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217/1647353.htm#ixzz6EGD8gTSg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台灣向後退 wrote:
回歸徵兵制我想只有陸(恕刪)
台灣從去年開始陸軍戰鬥部隊要改聯兵營今年要全改編完,
因應比台灣編制早的共軍合成營
現在演習都在三軍聯合那來的老陸軍思想?
人力不足就是現在部隊最大問題
陸軍組建「聯兵營」是「轉型」?還是美化「編現比」?
國軍推動全募兵制以來,陸軍艱苦單位招募成效一直是在末段的
內文:
像陸軍的機甲單位原本就不是個爽單位,除了裝備與任務繁雜,光是單位每年度固定的任務(基地測驗、三軍聯訓、裝檢、旅對抗、漢光演習…)就已經讓官兵吃不消,如果再加上臨時性的任務(救災、營區開放、民事工作…),根本讓幹部與士官兵無法正常安排時間,還有陸軍保守的管理模式,也是令時下青年卻步的原因之一
---------------------------------------------------------------------------------
要解決人力問題就是要有義務役去幫忙做低專業的事,但刪減國防預算這些就不用想了
國家沒錢,給這些軍人爛武器裝備也沒尊嚴,平時累的跟狗一樣還不被民眾尊重!
要是認為陸軍這些戰鬥部隊不重要就全裁撤吧,反正喊反共的覺青們也沒種去!
人家就是有那種本錢條件.不怕募不到兵啊
(但其實中國目前還是有實施徵兵.只是義務役占比很低.軍隊以志願役為主.需要服義務役的人很少.....但任何時候只要有需要?上面一句話.兵役政策就可以立即做調整)
反對徵兵制的人.就是喜歡舉例中俄美英法等國.以募兵取代徵兵
質疑台灣為何不能學人家?
但難道沒注意到.人家也是因建立核武.基本上不用擔心外敵入侵本土
才敢以募兵制取代徵兵制! 不用擔心改成募兵制後.軍隊規模會大幅縮減
但就算人家的軍隊員額.比起過去年代已大幅縮.....但如今看中美俄三強的軍隊人數?加一加也還是有四百多萬
本來同一時間.越多軍人在操作越多武器.當然戰力越強(或者說能撐久一點.爭取最後勝利).所以軍人數量當然有意義
反觀台灣?
既然只能依賴傳統武力.還是別一直想學人家啦! 連老美都曾忠告台灣.應該學新加坡南韓等徵兵制國家才較實在
而不少人反對徵兵制.還喜歡強調[高科技時代打仗不是靠人多]?
那難道中美俄是因軍事科技太差.所以才需養那麼多軍人?
而台灣軍事科技真的就特別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