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共艦終極殺手!雄三飛彈增程型2021量產部署 !射程北到中國浙江、南到廣東外海

繼雄風二E 天弓二B後

增程型雄三飛彈終於出現了~

無敵扁鑽............封鎖台海,塞死中國

開戰時中國的戰艦都嚇到不敢出港啦~

射程北到中國浙江、南到廣東外海》雄三飛彈增程型2021量產部署
朱明 2019年12月28日 18:20:00

面對中國解放軍海軍日益現代化且彈性的武力,國防部規劃從2021年開始量產增程型的各式反艦飛彈;圖為雄三飛彈試射畫面。(國防部提供)

面對中國解放軍海軍日益現代化且彈性的武力,國防部規劃從2021年開始量產增程型的各式反艦飛彈,據指出,射程250公里的雄二增程反艦飛彈已排入計劃外,國防部已要求中科院能在2021年內完成射程超過300公里的雄三增程型超音速反艦飛彈,提前研發進度並納入量產;因雄三增程型超音速反艦飛彈是現有反艦飛彈中尺寸最大,規劃是以陸基機動飛彈系統來建構;海軍海鋒大隊將擴編4.5個機動飛彈中隊兵力,以雄二與雄三兩型反艦飛混編的「機動飛彈中隊」,確保我聯合制海戰術的彈性運用。




未來機動飛彈發射系統 將換裝雄二、三增程型飛彈



據指出,中科院研發的反艦飛彈系列,代號「磐龍專案」的雄三增程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射程最遠,該研發從2016年啟動至今,已完成多次的飛行控制、導引等測試,每次都達到3.2馬赫超音速外,飛行時間高達240秒以上,經換算射程已超過300公里,代表增程型的雄三飛彈構型穩定,預定在2020年進行全系統的作戰測評,若一切順利,將可提前完成結案,並納入國防部計劃的量產行列中。



根據國防部公開預算顯示,規劃在2017到2023年增加建構7類91輛機動飛彈發射系統。也因為增加武器裝備,相對海鋒大隊也擴增4.5個機動飛彈中隊;現階段是部署雄二BLK 1及BLK 2型反艦飛彈,與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未來雄二、雄三增程型反艦飛彈開始量產後,再進行換裝。


根據國防部公開預算顯示,規劃在2017到2023年增加建構7類91輛機動飛彈發射系統。(國防部提供)




雄三飛彈若部屬外島 射程將縱貫中國浙江至廣東



海軍海鋒大隊原有4個中隊,分別位於基隆和平島、屏東外海小琉球、淡水大片頭與高雄柴山;未來擴增的兵力運用將以花東地區、澎湖與東引島;對擴增兵力4.5個「機動飛彈中隊」,人員總需求為394人,所需員額配合國防部海軍兵力結構及編裝組織調整,由汰除艦艇兵力,實施編裝調整;規劃於2021年成第1個中隊,所需員額為87人、於2022年成立1.5個中隊,所需員額為133人、於2023年成立2個中隊,所需員額為174人。



據指出,未來射程250公里雄二增程反艦飛彈與射程超過300公里雄三增程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量產並以陸基機動發射系統部署後,其飛彈射程在台灣本島就可以完全涵蓋台灣海峽外,若前進部署到東引島或澎湖群島,更可擴大北到中國浙江、南到廣東外海的打擊範圍,可利用其機動性與隱蔽性,達到阻滯、削弱敵海上行動,創造聯合制海作戰有利態勢。
2019-12-29 9:51 發佈
ebola01 wrote:
繼雄風二E 天弓二B(恕刪)


增程雄三將近400公里

基本上 只要再 金門 馬祖 澎湖 台灣 東沙

部署 機動型 增程雄三 和 增程天弓
整個 台灣海峽 包含巴士海峽 都在火網內

北部還能封鎖 宮古海峽


任何軍艦 飛機 都是必命 必死無疑
關鍵在於誰先動手?台灣敢先對中國動武?
捱了幾頓暴打才要用雄三反擊,會不會遲了點?
豪哥大 wrote:
關鍵在於誰先動手?台(恕刪)


你是笨還是蠢?
你以為中國的對手是第三世界國家後知後覺嗎?
導彈一飛起來就會被人看著
豪哥大 wrote:
捱了幾頓暴打才要用雄三反擊,會不會遲了點?

有道理,那就先揍它好了。
ebola01 wrote:
繼雄風二E 天弓二B...(恕刪)
放在外島,射程可以延伸,但是中國的攻擊也更難閃避,應該是還沒發生作用就被摧毀,如果需要外島的雄三+發揮作用,類似佳山基地強度的掩體是有必要性,數十個出口,機動飛彈車可以到處跑,當然不只反艦飛彈,防空,地對地個種性質的飛彈車都可部署
豪哥大 wrote:
關鍵在於誰先動手?(恕刪)

美軍會第一個動手,中共不會敢動。
我還希望你們敢第一個動手......
韓總說過馬軟...所以我推增程量產...敢過來就讓你爽..我沒在92沒共識的..
舉證之所在 敗訴之所在
豪哥大 wrote:
關鍵在於誰先動手?台灣敢先對中國動武?

當然不會!
豪哥大 wrote:
捱了幾頓暴打才要用雄三反擊,會不會遲了點?

戰爭的型態有很多種(例如進行中的中美貿易戰、兩岸諜報戰…),我們就談火力戰好了。
兩岸基本上不會有突襲式的作戰形態,一般而言先從政治統戰開始(上兵伐謀)。
之後或同時用經濟、外交等等手段圍堵(其次伐交)。
再之後或同時秀秀肌肉、亮亮劍,軍機/艦繞台,最後要達到封鎖台灣周邊海、空域(其次伐兵)。
最後就是發動攻擊,火箭軍應該是第一波攻擊型態(其下攻城)。

台灣甚麼時間點回擊?應該不是單方面的決定吧!

從金門看廈門,兩岸互轟,你覺得誰比較吃虧?
最後的賬號 wrote:
和土共比飞弹?土共在抗美援朝后,因为有了密集炮火恐惧症,从而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更大的大炸逼

之後發動了金門炮戰,真是彈如雨下,挺嚇人的。領教了,沒甚麼毛用!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