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為何雲峰飛彈老共無法攔截

台灣軍事媒體有提到雲峰飛彈一般防空飛彈無法攔截,但是卻沒有解釋為何無法攔截,那就由我來解釋一下!

我們知道雲峰飛彈與一般彈道飛彈不同,雲峰飛彈採用4個天弓飛彈固體燃料的火箭加力推進器,將具備衝壓引擎為主體的飛彈推到高空後脫離,再點燃衝壓引擎,以液態混合燃料為動力來源,進行超音速巡航;天弓飛彈在高空的極速可以達到6馬赫,其射高也可以達到40公里以上,但是台灣中科院研發出來的衝壓引擎RAMJET在物理上有其速度極限5馬赫,利用此原理製造出來的雄風三型飛彈在低空的速度是2.5-3.0馬赫,我們可以合理推論其高空的速度可以達到4.5-5.0馬赫。我們也可以推測該飛彈應該是在至少40公里以上的高度,以超過4.0馬赫的速度飛行。

目前一般的防空飛彈在對應反飛機的射高極限是20-25公里(S-300 HQ-9 HHQ-9),所以飛行在40公里的高度已經超越其射程高度,所以無法攔截。但是有一些專門對付彈道飛彈的長遠射程的飛彈,例如SM-6與S-400是否可以攔截呢? 這就牽扯到其作戰系統的模式,目前這兩型飛彈的作戰系統與雷達搭配的模式如果切換到專門針對彈道飛彈的攻擊與攔截所設計的拋物線彈道模式,這個模式無法攔截在40公里平飛的飛彈,它的計算機程式在預測飛彈的攔截點時會以彈道飛彈的飛行方式去計算,就會計算錯誤,所以無法攔截這種飛彈。但是在終端彈道是否可以攔截呢? 因為雲峰飛彈是有彈翼的飛彈,所以它的終端彈道也會做上下左右的偏移飛行,使防空飛彈的攔截彈道一直計算錯誤,無法算出正確攔截點,只要雲峰飛彈能保持不斷的變換路徑與超過4.0馬赫的高速,目前所有防空飛彈與其後台的雷達解算都無法解算出正確攔截點,正因為有這個特性,所以它是一種新型無法攔截的地對地飛彈。

它需要特別修改作戰系統與雷達的解算模式,但是解算模式做出來,又沒有真的飛彈可以模擬靶彈讓它試射,最後只有在實戰中驗證。
2019-08-05 23:0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何雲峰 飛彈
什么?
几时发射的,炸到大陆了吗,老共的中段反导没拦截住?
我不认为最远射程在200km级别的防空导弹最高射高才20-25km。
末端机动突防这个都有,突防能力取决于过载,飞机能机动也不意味着空空导弹打不中飞机
综合消息来看,上报朱明报道云峰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个人对云峰的实际进度表示怀疑,也没听说过试射的消息。还是等进一步消息
Charlie2020 worte:
台灣軍事媒體有提到雲...(恕刪)
Juanxnb worte:
我个人对云峰的实际进度表示怀疑,也没听说过试射的消息...(恕刪)

你让人家意淫一下不是挺好,大家都开心。
Charlie2020 worte:
台灣軍事媒體有提到雲...(恕刪)

你的描述看來就是直接COPY了中國對那顆"乘波體高超音速飛行器"的介紹

雲峰飛彈是由探空三號火箭深化而來,外型應該類似這樣
老共無法攔截雲峰飛彈
就像老共無法捉住火星人

地球人沒見到過的東西,怎麼捉
"無法攔截" 其實只是一個概稱而已!!
實施的手段會有很多種!!
DF-15 本身在末段會採變軌方式飛行, 這對於台灣的中程飛彈也是一樣!! 差別在於變軌靈活度而已!!
若本身彈體飛行速度快, 達六馬赫以上又可以自由變換軌道, 基本上連反飛彈系統也無法估算飛行軌跡而提前攔截!!

另外一個是多彈頭飛行體的做法!!
在大氣層外就分離多個彈頭分別高速攻擊不同目標或是同一目標, 這也是難以攔截的做法!!

突破音速的飛行體只能靠高頻雷達與紅外線來偵測軌跡, 所以能否減低或是誘導或偽裝這兩個飛行體特徵, 應該是武器競賽的下一回合競賽重點!!
長時間保持5到6馬赫飛行?沖壓發動機工作時間很短的,一般就幾十秒到幾分鐘,不會一直開啟,而且長時間以5到6馬赫飛行這個問題連老美都沒解決,材料發熱的問題,你說台灣解決了這個問題?兩個字“呵呵”,當初黑鳥為了解決機體發熱的問題做了多少工作?還讓黑鳥故意漏油來防止機體過熱,那還是3倍音速,另外一個最大的問題,即使你材料過關,要長時間以5到6馬赫飛行,還要射程達到1500公里,還是巡弋飛彈,不是彈道飛彈,全程有動力飛行,這顆飛彈彈體可能比洲際飛彈體積還要大,台灣能造幾顆這樣的飛彈?一顆洲際飛彈你知道要多少錢一枚嗎?又沒核彈,造這麼個東西,最多也就相當於丟一顆炸彈的威力而已,能對大陸造成多大的影響?而且這玩意根本就不靠譜,以台灣的技術水平根本就搞不定長時間工作的沖壓發動機,連老美都沒搞定,台灣也搞不定彈體能夠長時間承受5到6馬赫速度飛行導致過熱的材料,所以全文就是唬爛而已,就這唬爛文還有不少人點讚,可見軍盲還是有不少的
Charlie2020 wrote:
台灣軍事媒體有提到雲...(恕刪)
Charlie2020 worte:
彈道也會做上下左右的偏移飛行

雲峰遇攔截時,除了三度空間蛇行閃躲外,Scramjet 出力會配合過彎。
S500的火箭引擎,極速太低、不能減速過彎,用10敉來包抄它亦不樂觀。
也許,用10敉S500包抄它,再搭載脈衝彈頭近距引爆,或有可能?
弓三飛彈:

單節固態火箭,垂直髮射,極速可達7馬赫,有效接戰範圍200公里,射高100公里,最小接戰距離3公里,最大接戰距離200公里。整合導航系統為:慣性導引加雷達上鏈修正,終端導引為微波尋標器。彈長約6.325公尺,重量不到900公斤。因使用超高速動能撞擊爆炸彈頭,彈頭重量僅約40公

它的加速時間,要多少時間才能爬到100公里高度?這顆發動機是台灣在飛彈引擎上的實力,詳細內容可以參考中科院三仙台試射飛彈,加速多久,爬多高等相關資料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