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軍事媒體有提到雲峰飛彈一般防空飛彈無法攔截,但是卻沒有解釋為何無法攔截,那就由我來解釋一下!
我們知道雲峰飛彈與一般彈道飛彈不同,雲峰飛彈採用4個天弓飛彈固體燃料的火箭加力推進器,將具備衝壓引擎為主體的飛彈推到高空後脫離,再點燃衝壓引擎,以液態混合燃料為動力來源,進行超音速巡航;天弓飛彈在高空的極速可以達到6馬赫,其射高也可以達到40公里以上,但是台灣中科院研發出來的衝壓引擎RAMJET在物理上有其速度極限5馬赫,利用此原理製造出來的雄風三型飛彈在低空的速度是2.5-3.0馬赫,我們可以合理推論其高空的速度可以達到4.5-5.0馬赫。我們也可以推測該飛彈應該是在至少40公里以上的高度,以超過4.0馬赫的速度飛行。
目前一般的防空飛彈在對應反飛機的射高極限是20-25公里(S-300 HQ-9 HHQ-9),所以飛行在40公里的高度已經超越其射程高度,所以無法攔截。但是有一些專門對付彈道飛彈的長遠射程的飛彈,例如SM-6與S-400是否可以攔截呢? 這就牽扯到其作戰系統的模式,目前這兩型飛彈的作戰系統與雷達搭配的模式如果切換到專門針對彈道飛彈的攻擊與攔截所設計的拋物線彈道模式,這個模式無法攔截在40公里平飛的飛彈,它的計算機程式在預測飛彈的攔截點時會以彈道飛彈的飛行方式去計算,就會計算錯誤,所以無法攔截這種飛彈。但是在終端彈道是否可以攔截呢? 因為雲峰飛彈是有彈翼的飛彈,所以它的終端彈道也會做上下左右的偏移飛行,使防空飛彈的攔截彈道一直計算錯誤,無法算出正確攔截點,只要雲峰飛彈能保持不斷的變換路徑與超過4.0馬赫的高速,目前所有防空飛彈與其後台的雷達解算都無法解算出正確攔截點,正因為有這個特性,所以它是一種新型無法攔截的地對地飛彈。
它需要特別修改作戰系統與雷達的解算模式,但是解算模式做出來,又沒有真的飛彈可以模擬靶彈讓它試射,最後只有在實戰中驗證。
Charlie2020 wrote:
台灣軍事媒體有提到雲...(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