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明91N6E是S-400的最新雷達編號,也不知道中國有沒有就是了。
先來簡單說明:要獲取空優,就要先炸掉防空系統,炸掉防空雷達。那剩下來的飛彈用處也就不大了。
大家都知道反雷達的手段,就是要HARM類型的反輻射飛彈,除了HARM的要求之外,還需要野鼬電戰機。
經由野鼬機的被動雷達定位功能,戰機先藉由資料介面給飛彈一個GPS定位座標,然後再由HARM彈頭上的被動雷達,沿路藉由電磁波的追蹤,獲取防空雷達的位置,在飛彈的飛行路程中不斷的修正。這就是反輻射飛彈的原理。
好了 基本知識說完。我們來討論反輻射飛彈的需求。
1。高速飛彈,因為雷達可以透過各種手段來關閉訊號,造假,所以反輻射飛彈希望就是超音速飛彈。
2。記憶功能,這個比較簡單 就是把雷達座標沿路記憶,當座標發現異常的時候,就攻擊原始位置,放棄誘餌。
3。最好可以有再啟動發動機的功能。根據中科院張姓總工程師說法,這是要延長攻擊飛彈的滯空時間。
4。先進的被動雷達導引頭。
台灣其實有完整的反輻射飛彈所有技術,第一是載具:目前正在開發雄風三增程型飛彈,據稱射程將會高達400公里。因為還沒有確定,所以先將這部分射程給按下。
不論增程型有沒有出現,如果雄風三型彈道修改為高空彈道,射程至少將會比150公里還要更遠至少一倍,這應該是可以肯定的。
第二個是 中科院TC-2A被動雷達導引頭。這部分據說當初已經通過了初步的測評。包括後來的劍翔,中科院很明顯,已經具有反輻射無人機被動雷達製作能力。
雄風飛彈改版為反輻射飛彈有幾個好處:
第一:不需要野鼬機進入敵方空域。不會增加空軍的壓力。
第二:雄三飛彈飛行速度高,命中率在理論上就絕對會比無人機還要高。避免飛彈被誘捕。
第三:雄三的RCS絕對比戰機小。合理的推算正面RCS應該屬於0.1平方公尺以下的匿蹤等級。
第四:如果遇到雷達關機,雄三可以直接攻擊機場等次要目標。
第五:雄三彈頭重量高達200公斤,如果換成軟目標攻擊的氣爆/多彈頭,在直徑數百公尺到1公里內的雷達都將會被致命打擊。
如果中科的被動雷達做的好,就代表兩岸的空優奪取戰,將全面進入電子戰的領域。在雷達與反雷達的技術中爭奪空優。
附圖 中科院超寬頻被動雷達尋標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