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外行人 ( 軍事入門老漢 )
想問 : 同樣機體外形, 同樣翼形, 僅差在大小.
10000磅重的 小型戰鬥機 VS 40000磅重的 重型戰鬥機.
當
推力重量比 一樣.
翼面負荷 一樣.
極速 一樣.
轉彎半徑 誰最小 ??
莊孝爺 wrote:
漏了一條, 一樓補...(恕刪)
哈哈! 莊老爺! 這個是我們內部茶餘飯後很喜歡討論的話題! 也是幫不懂空氣動力的網友們上一課。
戰鬥機黑手黨當初就希望設計靈活刁專的纏鬥型飛機,然後有導出一道很重要的能量不滅的操作法則,指導戰鬥機飛行員如何在纏鬥中保持戰鬥機的動能,轉彎時能維持轉彎的持續力否則就要躲避尾追戰機的槍口,再轉變/逃避能量損失後的操作,重新再佔位等等操作。
言歸正傳
有一個翅膀翼型很有名的詞叫"昇阻比",我們就以此先討論一下飛機翅膀的升力與阻力關係,昇力好的翅膀是因為翅膀上的氣流速度比翅膀下的氣流流速快,壓力小,翼型上下的壓力差產生昇力,所以昇力好的翅膀也會有較厚的翼型去造成流速差,結果也造成阻力高的結果。所以高速翼型的阻力小,昇力卻不會很大,如果以純戰鬥機考量,飛機翼型就設計成超高速翼型,捨棄昇力。但是現代戰鬥機卻需要足夠的昇力去載運額外的燃油與彈藥。最好的折衷結果變成三角翼,高速翼型,翼面積又大,而且因為翼根很長,所以中段變厚,所以翼內可以多出非常大的空間,儲放彈藥燃油,所以許多飛機設計採用三角翼設計。
三角翼戰機在降落時會用很高的攻角進場,用整個翼面當煞車,就是因為它沒有能當襟翼翼型,只好以整個翼面當空氣煞車,幸好其失速攻角也相當大,完全不怕。三角翼最大的好處就是,高速翼型,高內載油料,低翼負重,稍低推力引擎也可以達到高穿音速與極速性能。在高空中的纏鬥性能因為其廣大的翼面效應,可以在稀薄的空氣中,以比較低的翼負荷轉彎進而勝過F-16的轉彎半徑。
但是在中低空中,F-16與IDF依靠其翼膧效應產生極大的昇力使轉彎半徑減至最低。
為什麼大型雙引擎戰機的滾轉率都很差,這是因為重量分佈與旋轉慣性過大的緣故。兩個引擎的戰機其最重的零件引擎與機身最中間的質心有一段距離,造成重量分佈不集中,旋轉慣量過大,要用更大的力量把機體轉起來,相比於單引擎戰機,其引擎通常就在中心點上,重量分佈就是在質心上,旋轉需要的力量就小多了,副翼帶一點就進入快速滾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