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宣示未來要推動國機國造政策,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張冠群昨於立院答詢時指出,中科院已經啟動戰機引擎的研發計畫。但是熟悉國防事務的前立委林郁方說,中科院實在吹很大,玩很大,搞國防科技最忌好大喜功,中科院花10年都造不出來戰機引擎。
藍委預測 鐽震案復活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審查「財團法人國防工業發展基金會」及「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105年度預算。這兩個單位的董事長都是國防部長兼任,藍委認為準總統蔡英文起用馮世寬擔任國防部長,確有原因。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說,馮世寬當年在鐽震案扮演重要角色,任命馮擔任國防部長,「我的解讀是鐽震案復活」,立法院必定會好好監督。
賴士葆詢問,新政府點名馮世寬擔任部長,媒體猜測是要提高國軍武器生產自主性,然而現在國軍武器如戰機、潛艦等自製率多高?重要武器可以自製嗎?
空軍參謀長柏鴻輝表示,以IDF和AT-3為例,這是國產戰鬥機和教練機,以IDF為例,機身9成是自製量產,在發動機部分,核心關鍵技術有些是合作生產、國內組裝,「而合作生產的部分,是專門for Taiwan,是只有我們台灣僅有的戰機,就是國機國造。」
國機國造 預算何在?
賴士葆追問戰機最重要的「心臟」發動機,究竟何時可以自己生產?中科院院長張冠群答詢表示,目前飛彈上的引擎都是中科院自製,「至於戰機引擎我們已經啟動研發計畫。」
國防部官員對張冠群的談話,感到不解。這位軍方官員說,「中科院沒計畫也沒預算,又如何啟動?」
林郁方說,戰機引擎這不是小項目,是戰機最困難的部分,很多很有科技水準的國家,都做不出來,中科院不能這麼虛誇,實在吹太大了。世界上能做戰機發動機的國家沒幾個,只有美、俄、法等極少數國家有這個能力,而且他們是經年投入。
藍委抨擊 實在吹太大
林郁方說,大陸已做出人造衛星,也做出洲際彈道飛彈,連核子潛艦都做出來了,但中共花了很多錢和心力做發動機,做的成效又如何?中科院講話要禁得起考驗,不能亂吹。
林郁方說,中科院說要做發動機,那好,請立下軍令狀,多久能夠完成?不要到時飛機都做好了,卻要大家等著中科院的發動機。
林郁方說,搞國防科技最忌好大喜功,中科院應該務實,繼績在已有的成果,例如飛彈精益求精,而不是去玩些自己玩不動的。他說,中科院投入很多人力與物力,早年從國外找多少科技人才回來,投了很多錢,才做出雄風、天劍等足以傲人的飛彈。
賴士葆也批評表示,台灣的重要武器,如戰機及潛艦發動機等,無法自製,民進黨宣示的國防自主「攏係假」,還早得很
-------
大實話啊
台灣又有多少人聽的進呢
戰狼教頭 wrote: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宣示...(恕刪)
台灣早就有戰機引擎啦,不然現在IDF上面裝的是什麼東西?這具引擎不但台灣自己用,還外銷到捷克跟義大利,穩定度跟妥善率都算是國際上有口碑的。只要美國人肯授權給技術,台灣的生產線要國造戰機引擎其實並沒那麼困難,林郁方他們講得太誇張了,沒道理台灣20幾年前就已經能做戰機引擎,現在卻反而做不出來。
比如說雄三用的衝壓引擎,最初技術來自美國授權,中科院也有能力自己發展精進,現在全部都自製啦。戰機引擎也是一樣的道理,你要中科院從頭到尾自己閉門造車弄出個新引擎來當然是強人所難,但只要關鍵技術美國人肯給,就像雄三的衝壓引擎或IDF用的戰機引擎一樣,台灣的中科院還不至於做不出來。
戰狼教頭 wrote: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宣...(恕刪)
你喜歡重複提這事,我也重覆貼這回文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7&t=5220377
一堆人不相信台灣能造自己的引擎! 我想讓大夥了解台灣到底能不能造自己的引擎! 不能只靠嘴巴說"能",那真是鬼相信!!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台灣過去的驕傲給翻出來,仔細看看當年是怎麼一回事!大家再來看看這下一顆引擎到底有沒有辦法造! 找資料找了兩周!
TFE-1042引擎是蓋瑞特公司準備拿向GE J-85及R&R Viper這兩具引擎市場的武器,原來蓋瑞特打算用TFE731(AT-3上用的引擎)的核心改良成所謂的TFE731 model 1042,它的預估推力是4260磅與帶後燃器的6790磅,早先和Volvo合作,在1979年試車成功,因為AT-3也是用TFE731引擎,所以中華民國與蓋瑞特公司相當熟捻! TFE731引擎也有部分零件在台灣生產組裝與測試,當航發確定要自型設計與製造IDF引擎,便在1980年與蓋瑞特約在英國的航空展見面洽談,從那次會面起開啟了中華民國引擎設計與製造的大門! 航發中心航空研究院院長華錫鈞在該次會面提出中方需求8000磅以上推力的引擎,經過長時間談判,終於讓航發與蓋瑞特共同組織一個公司國際渦輪引擎公司(International Turbine Engine Corp. ITEC)共同開發TFE1042,這個引擎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滿足中華民國空軍的下一代戰機的動力需求,預定購置近600顆引擎,將來在打開國際市場。
在這顆引擎研發設計開始時,中科院同時也啟動鷹揚計畫,也就是IDF戰機機體的設計計畫,通常是戰機遷就引擎的尺寸與設計,但是因為這兩個東西都還沒個影所以對兩個計劃都是非常麻煩的事! 鷹揚計畫後來選擇通用動力為設計合作廠商!
回到航發與蓋瑞特的合約及ITEC的關係,航發與蓋瑞特的合約裡有幾個重要的條文:
明列蓋瑞特公司須將引擎研發的專利等技術的文件全部轉移ITEC,我方人員以參與ITEC工作的方式學習引擎設計的方式。
所有研發成果雙方共享,以防因政治因素造成引擎或零組件不能輸入我國時,我方仍有權製造全部引擎。
因為這幾項條文,航發中心擁有所有完整的設計圖,剛開始時,航發只有生產50%的零組件,組裝與測試這顆引擎的權利,長久以來國外生產這顆引擎的零組件成本不斷高漲,使得蓋瑞特不斷把其他零組件生產的生意承包給航發,航發僅對高溫高壓的渦輪葉片未能生產出合乎規格的產品。
在這個合約簽署後,ITEC終於順利成立,航發中心派出兩百餘人赴美蓋瑞公司在ITEC的名義下共同參與設計這個引擎! 最早時這個引擎被賦予TFE-1042-7的編號,上面滿是TFE-731的東西,一路上這個引擎不斷以想定需求修改性能與概念設計,直到鷹揚計畫引擎性能初步要求終於提出以後才確定概念設計的方向,結果是一個三級風扇後面直接連上一個四級軸流高壓縮器配上一級離心式壓縮器,然後是一級高壓渦輪與一級低壓渦輪,引擎旁通比由0.84降到0.4的高速軍用噴射引擎,該引擎編號改為TFE-1042-70,整個引擎完全脫胎換骨,變成一個全新引擎,因此整個研發費用從原先預定的180MUSD暴升到320MUSD。航發與蓋瑞特因此增資!!
一堆人到現在還是認為TFE-1042-70 是一個TFE-731加上後燃器的高旁通比低壓縮比高空推力不足的爛引擎! 事實上是美國要求我方配合演出的一個戲碼,為了減輕美國面對中共的抗議的壓力!! 這顆引擎早先的宣傳還是TFE-731 model 1042!! 事實上懂噴射引擎的人一看這個壓縮葉片安排就知道這顆引擎的定位了!!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7&t=5220377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