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軍方首次認證雷霆兩千性能提升 射程超過100公里

軍方進行雷霆兩千性能提升 射程由45公里提升為超過100公里

軍方首次認證雷霆兩千性能提升 射程超過100公里
雷霆兩千多管火箭性能提升,最大射程超過100公里。圖為軍方漢光演習期間,雷霆兩千進行實彈射擊。(圖:軍聞社提供)

2019 05 31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軍方官員今天指出,由中科院自製的雷霆兩千多管火箭系統,性能及射程將有大幅提升,性能提升型的雷霆兩千多管火箭系統,最大射程將由現行的45公里,提高為超過100公里,未來在撥交部隊部署使用後,將可強化本島及外島防區的火力。

官員說,在2014年9月由國防部提交立法院的五年兵力整建計畫及施政計畫報告中,特別強調軍方主要裝備要擴增火力,同時也提及要將雷霆兩千多管火箭系統進行性能提升,朝向具有遠距打擊能力的區域效武器來發展。

官員指出,軍方已編列相關預算進行,並由中科院對雷霆兩千多管火箭系統進行性能提升計畫,相關研製計畫正在積極進當中,並且已經突破射程提升上的問題,性能提升後的雷霆兩千多管火箭系統,最大射程已經超過100公里,為現行最大射程45公里的兩倍有餘,未來在通過戰術測試評估後,即可撥交給陸軍使用。

..........

首次軍方認證突破射程提升問題

雷霆2000副主持人介紹
2019-05-31 16:35 發佈
萊七逃 wrote:
軍方進行雷霆兩千性...(恕刪)


問題是.........怎麼升呢? 是原來就有超過100KM的射程. 但精度只有45KM. 然後現在已經可以把精度提高到100KM嗎?
還是燃燒的方式改變了. 不然那蛋的大小會變蠻長的吧????? 那原來的CASE可以裝的下嗎?? 還是CASE也要換. 如果是那又錢錢錢了
royle67

原本的case就有裝15-30-45不同大小的,只要做得出裝更大的也只是更少顆而已

2021-11-02 12:39
萊七逃 wrote:
軍方進行雷霆兩千性能...(恕刪)


雷霆2000這東西其實射程太長沒有用,射程長的火箭裝填燃料太多,會直接導致彈體過大,一台發射車能夠發射的火箭數少了,會嚴重降低多管火箭的火力,但火力一降低就失去了原本設計多管火箭的原意,反而得不償失。

以目前雷霆2000的射程,原本15公里的彈種佈置在觀音山上,就足以涵蓋整片從淡水、八里、台北港到林口、桃園海湖沿岸的泊地跟登陸場。30公里的彈種佈署在大肚山,可以涵蓋整個中彰一帶的沿岸泊地跟登陸場。45公里彈種從澎湖發射,也足以涵蓋雲嘉一帶海岸的泊地跟登陸場,佈署在林口台地,更可以一路從基隆打到新竹的任何地點。我覺得15、30跟45公里三種射程剛好適合台灣使用。提升到100公里,用在本島防禦好像用處沒那麼大,就算讓你苗栗可以打台北好了,國軍是守勢作戰,你還不如直接佈署在台北就好,射程雖短但火箭數更多、火力更密集其實比較實在。

提升到100公里,我目前唯一想得到的用途,只有佈署在馬祖。原本最長45公里的射程,雖然勉強可以搆得到平潭外圍,但提升到100公里後,就可以把整個平潭島跟福州完全覆蓋,這是共軍如果要侵台最重要的集結地,國軍如果可以從馬祖用雷霆2000直接就源打擊,應該可以增加共軍集結的難度並加大共軍損失。
mixky123 wrote:
問題是.........(恕刪)


提升射程早就編預算去執行了,沒理由多追加除非要多生產幾組

2015年加拿大漢和雜誌採訪,應該有開發新彈體加中段GPS導引模組

中科院首次参加國外展覽英國簡氏防衛也有增程技術相關報導。


JW75 wrote:
雷霆2000這東西其實射程太長沒有用,射程長的火箭裝填燃料太多,會直接導致彈體過大,一台發射車能夠發射的火箭數少了,會嚴重降低多管火箭的火力,但火力一降低就失去了原本設計多管火箭的原意,反而得不償失。

以目前雷霆2000的射程,原本15公里的彈種佈置在觀音山上,就足以涵蓋整片從淡水、八里、台北港到林口、桃園海湖沿岸的泊地跟登陸場。45公里彈種從澎湖發射,也足以涵蓋雲嘉一帶海岸的泊地跟登陸場,我覺得15、30跟45公里三種射程剛好適合台灣使用;提升到100公里,用在本島防禦好像用處沒那麼大。

提升到100公里,我目前唯一想得到的用途,只有佈署在馬祖。原本最長45公里的射程,雖然勉強可以搆得到平潭外圍,但提升到100公里後,就可以把整個平潭島跟福州完全覆蓋,這是共軍如果要侵台最重要的集結地,國軍如果可以從馬祖用雷霆2000直接就源打擊,應該可以增加共軍集結的難度並加大共軍損失。


你講的都只是純粹防守,不管是馬祖還是金門能防守的地區都太小,就算能打到對岸,相對的也很容易開場就被對岸給擊毀了,放外島沒太大用處,台灣真的要守的好就是要做到源頭打擊,在台灣本島就能直接打到對岸的電廠、海港、煉油廠、儲氣站、空港等戰略目標,進攻永遠是最好的防守。

我還覺得100公里距離不夠,能做到200公里甚至300公里才差不多,基本上6枚300公里就可以,火箭數量也夠就是便宜版的陸基戰略導彈,這方面老美都還在研發更遠500公里版的遠程火箭。

目前HIMARS是現役美軍射程最長的多管火箭系統,射程可達300公里。應該是台灣最好的學習目標


JW75 wrote:
提升到100公里,我目前唯一想得到的用途,只有佈署在馬祖。原本最長45公里的射程,雖然勉強可以搆得到平潭外圍,但提升到100公里後,就可以把整個平潭島跟福州完全覆蓋,這是共軍如果要侵台最重要的集結地,國軍如果可以從馬祖用雷霆2000直接就源打擊,應該可以增加共軍集結的難度並加大共軍損失。..(恕刪)


沒錯!沒錯,精闢的分析!
alexlin1 wrote:
你講的都只是純粹防守...(恕刪)


a大不必太擔心,馬祖跟金門一樣,整個陣地都已經地下化,埋在花崗岩坑道裡了。除非解放軍能夠直接上來攻占馬祖,否則雷霆2000躲在坑道裡面,就算是用原子彈也擊毀不了。雷霆2000砲車隨時可以趁解放軍攻擊的空檔開出來,1分鐘以內就能把所有火箭彈打完再躲回坑道裡裝填,解放軍根本拿這些雷霆2000砲車沒辦法。

至於多管火箭做到100、200甚至300公里,我個人覺得是走火入魔了。對岸一票號稱可以打上百、幾百公里的遠火,其實彈體都太大我覺得根本就不實用。多管火箭跟陸軍的砲兵飛彈是功能完全不同的兩種武器,對多管火箭而言重點在面的殺傷,精準度並不是大問題,因此維持彈體小,可以一次發射出大量的彈體發揮最大的火力、覆蓋最廣的面積才是重點。太長的射程造成過大的彈體,會導致多管火箭的發射數量不夠、火力及覆蓋面積不足,其實是划不來。

至於陸軍的砲兵飛彈重點是精準打擊,難的是在如何能找到3、5百公里外的目標然後一發命中,因此,彈體大並不是問題。其實要增加射程其實很簡單,只要瘋狂的擴增彈體,塞入更多的燃料,火箭當然就可以飛得更遠,對岸一票的遠火號稱可以打幾百公里都是這樣搞,這其實一點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但對陸軍的砲兵飛彈而言,真正難的地方在於你如何發現這3、5百射程內的目標,然後用一發砲兵飛彈就把它摧毀。以砲兵飛彈為中心用半徑500公里畫一個圓,這個範圍已經足以把10個台灣都放進去了,你怎麼找得到10個台灣這麼大片的地方的某個角落的鐵皮屋裡剛好躲著一台敵人的裝甲車或武裝直升機,然後發射一枚砲兵飛彈去直接把它摧毀,這才是真正的難度跟技術。

對岸的遠火無敵論總是說我們的多管火箭、導彈射程可以覆蓋整個台灣,戰時台灣軍隊根本無所遁逃只能乖乖被消滅…。但對這種視距外打擊武器而言,真正的重點從來就不在射程能不能覆蓋,那只要擴增彈體多裝燃料就好了,誰都辦得到。真正的重點是在視距外的目標獲得能力及精確制導,解放軍的遠火跟導彈要能追上美軍的砲兵飛彈,這個技術落差還遠得很。

至於說要打到對岸的電廠、海港、煉油廠、儲氣站、空港等戰略目標,那其實是雄二E、雲峰等對地導彈的工作,用雷霆2000或多管火箭這種面殺傷的武器來打已經知道座標的固定目標,嚴格講是選錯武器。
stever2018

針對萬艦齊發的策略性武器,我相信彈頭還是以面殺傷為主而不是用來攻打掩體,如果能夠對港口內的軍艦做到一些軟性殺傷(例如雷達,艦橋)也可做到遲滯敵軍的作用

2021-11-02 10:50


台灣飛彈一堆了,現在又多了這個便宜又大碗的防護產品,這下要玩萬船齊發可是要拿槍壓著船老大才會發了,以前要到中線才看的到煙火,現在不用出港就看的到台灣在煙火。





萊七逃 wrote:
提升射程早就編預算去...(恕刪)
謝謝解說但這東西我們真的能出口???? 不是說因為沒有加入聯合國所以不能買賣重型軍火嗎???
雖然射得遠,但是爆炸部破壞力不足也是缺點,要拿來攻擊地面硬體效能有限,攻擊部隊陣地精準度又不夠(部隊會移動),如果造得大顆一點
像炸彈之母可以裝2000磅炸藥,引擎又不夠力,就算飛得起來速度也慢容易被打掉成本也貴,還不如用雄2E,如果不能裝鎖定系統那就是雞肋可是如果裝了鎖定導引模組那又是飛彈(成本也是飛彈的成本)
stever2018

油氣彈可以用這種火箭射出,殺傷力會有很大提升

2021-11-02 10:51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