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行的阿布達比防衛展,主導我國國防科技的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也參加,並且展出多項自製武器。其中陸射型的天劍二型飛彈防空系統,國軍陸軍與空軍的防砲部隊已經打算採購,中科院在現場也展出模型,並透露飛彈的射程是15公里,這是首度「官洩」陸射劍二飛彈的性能數據。
天劍二飛彈原本是經國號戰機使用的中程主動導向空對空飛彈,中科院推出地面發射的改良型。先前依據中科院在台北國防科技航太展的說明,天劍二型飛彈的射程是60公里。當飛彈改為地面發射時,所有的速度、高度都須靠飛彈本身的動力提供,因此射程會明顯縮短。
據了解,從108年度起,陸軍與空軍的防砲單位,將開始採購陸射劍二飛彈,作為部隊野戰防空或機場防衛之用,以取代老舊的美式檞樹飛彈。目前相關經費仍編列於機密項目,依據國防部去年對類似新聞的解釋,許多武器取得計畫,在初期列入機密,等到進入高峰期時,就會解密。
此外,海軍也計畫以劍二飛彈發展出艦用型,以取代現役的海欉樹飛彈,改善拉法葉級巡防艦多年來被詬病的薄弱防空能力,並配屬於其他輔助艦艇。幾年前海軍就已經利用諾克斯(濟陽)級的「淮陽」號巡防艦,加裝一具中科院「海蜂眼」雷達,成功發射劍二飛彈。不過至今,海軍都還沒有建案採購。
狼0223 wrote:
.據了解,從108年度起,陸軍與空軍的防砲單位,將開始採購陸射劍二飛彈,作為部隊野戰防空或機場防衛之用,以取代老舊的美式檞樹飛彈。目前相關經費仍編列於機密項目,依據國防部去年對類似新聞的解釋,許多武器取得計畫,在初期列入機密,等到進入高峰期時,就會解密。.(恕刪)
不知是不是要把空軍的庫存劍二改為陸射使用,劍二C射程100公里都都出來了,60公里的本來就會被淘汰掉,改為陸射確實適合很多。
狼0223 wrote:
日前在阿拉伯聯合大...(恕刪)
搞清楚陸軍野戰防空與空軍重要據點防空的需求差異!
以下是百度百科對野戰防空的記載:
------------------------------------------------------
野戰防空,軍隊在野戰條件下進行有組織的防空鬥爭。包含反轟炸、反航空偵察、反空降、反空中襲擾和爭奪制空權等作戰行動。野戰防空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野戰防空的基本原則是積極打擊和嚴密防護相結合。具體作法是:集中主要兵力,保衛重點目標;組織周密的對空偵察,對敵空襲主要方向,盡力延伸兵力,擴大防空範圍,爭取及早發現和擊毀敵空中目標;對合成軍隊的主要部署實施不間斷的掩護,關鍵時應全力以赴;適時機動防空兵力和火力,出其不意地打擊空襲之敵;密切協同各防空作戰行動;採取嚴密的防護措施,減少空襲造成的損失。
-----------------------------------------------------
世界各國對野戰防空飛彈的射程要求都是在12公里以內, 15公里已經超長了 (怪不得陸軍原來說: 太強了用不起)。
空軍重要據點防空則有多層次攔截需求以保證近乎萬無一失。 所以需要較長的射程作為外層攔截以便再安排內衛的近迫防衛系統 (如: 劍羚)。 要拉長射距還不簡單, 就如樓上版友說的: 把助推器做大一點就好了。
關鍵在雷達與飛彈和系統操作性能, 以及價格, 不在射程。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