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的登陸戰,按照國軍現有的[登陸投射量],廈門5千人/福州3千人就夠了.
原因於福建能夠登陸/駐守千人單位的地點,都拘限於沿海,且平地已經建立為[都市區]
![光復戰爭的[首戰]打得好,華夏大陸歸於中華民國手中只是時間的問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13fd317a6e1d2853107c893ce89367a6.jpg)
匪軍不可能在此地區,調動萬人以上部隊,百輛重裝甲載具阻擋國軍登陸,反之國軍在金門/連江集結千人/輕裝甲載具更有利,登陸不會遭受匪軍的大勢攻擊.
所以登陸後的[城巷戰]便是重點;講求機動/運動性質,採[閃擊戰],國軍千人強襲,僅用裝甲車攻占登陸地點=廈門/福州很是足夠;人數也很好調動.
再建構金門/連江的定點打擊,對廈門/福州的周邊已知匪軍基地(例如:晉江)的攻擊,當然若是能奪得基地更好.
登陸占據成功後,連江軍守戰,金門軍攻戰,但僅限城巷遊迴,不入山野,對於當地居民,採安撫不出逃,若岀逃,就請離開福建省,勿留廈門/福州以外的福建城市,因為福建已知城市都是[主戰場].
之後確立補給,一是就地,二是金連,當然只要有疑慮,一方法是上策.
城巷遊迴,便是對匪軍的限制,首先福建多有丘陵,且[武夷山脈]縱長,國軍既不能入,匪軍也運用不起,且國軍把持福建沿海,死守不躁進就好.
![光復戰爭的[首戰]打得好,華夏大陸歸於中華民國手中只是時間的問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8f5f90763e2c74ce4753ffad789e87d5.jpg)
之後待的一年半載,若國軍對海峽控制得當,就能進一步的援兵,甚至在福建徵招[福建民國兵],為光復參戰.
光復第一步踏好踏實,第二步就能向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