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灣真心想廢除中華民國而宣布獨立,那麼回過頭來看,20年前的時機更好,還是現在的時機更好?
如果想獨立而不宣布,難道是在等待未來更好的時機?
從法理上,內戰並未正式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和中華民國政權在對方看來就是叛軍、割據軍閥,無法跳出“中國”這一概念。台灣僅憑目前的治權在政治上並不安全,共產黨也有進行統一的依據(此依據同樣也適用於中華民國反攻大陸)。如果要法理獨立,台灣勢必要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台灣國”。
-----
在20年前,台灣若獨立建國並以武力拒統,兩岸的海空軍實力都非常孱弱,解放軍海空軍武器水準整體不如國軍,僅有數量優勢。如果美軍想協助,只要付出一定代價就能在常規戰爭中終結解放軍的佔領台灣可能。。
到今天,解放軍的海空軍在質量和數量上已大大超越國軍,美軍如果要干涉,不是兩條航母就能達成的。但是美軍如果鐵了心,把整個太平洋艦隊都派出來,此時是美軍為主力,國軍為協助,美軍還是能夠達成目標(美軍當然會有較大代價,但大體上仍有實力維持全球部署)
20年後,由科技以及軍費規模預測,屆時解放軍軍力應已達到美軍一半的實力,解放軍在台海有地緣優勢,美國在軍力上已經很難阻止(國軍戰力已無關大局)。 (我相信用動搖國本的方式把美軍全部拉過來還是有機會阻止解放軍的行動,但這不是美國本土被入侵他為何要這麼做,參見韓戰越戰等。屆時美國全力來做,則中美遭受重創,這是其他國家所樂見的。美國不全力,則美軍要輸,參戰就失去意義。)用倒推的思維,美軍參戰無法得到正收益,美軍武力干涉機率下降,共軍動武機率上升,則台灣更無力宣布獨立。
-----
以上僅從軍力來簡單分析,其餘的諸如北京被經濟封鎖,或者政治動亂等都不予討論,這些說起來又要沒完沒了。
原本,歐美列強想採用台灣模式來讓中國能做到開放市場,尊重智財權,官方減少補貼等不公平競爭模式…等。進而破除一黨專政,漸次民主化。
結果看來事與願違。共產黨只想把持利益,不想做到公平性競爭。
然而,美國強硬派狂人三普不想再像德川家康一樣的等待了,決定採積極攻勢,加速中國內部質變。結果呢,就如同大家所看到的:
1.讓美國再偉大政策,逼紅海離開中國,到美國設廠 (效果:強化自身,削弱對方)
2.貿易戰,讓RMB持續貶值(效果:強化自身,削弱對方)
3.中興事件 (效果:削弱對方)
4.讓北韓廢核,立場軟化 (效果:削弱對方同盟)
5.南韓薩德 (效果:強化同盟)
6.日本修憲,建立陸戰隊這種攻勢軍種,解禁日製武器外銷,生產多艘直昇機母艦 (效果:強化同盟)
7.台灣,解禁潛艇,解禁改良高速攔截機,解禁主戰車(效果:強化同盟)
8.菲律賓,強化經濟與海空軍(效果:強化同盟)
9.越南,建立軍事交流(效果:強化同盟)
10.印尼,建立軍事交流(效果:強化同盟)
11.馬來西亞,目前較不明顯,但有施力痕跡(效果:削弱對方)
12.印度,培植印度經濟取代中國產業鍊(效果:削弱對方,強化同盟)
13.澳洲,一直是軍事同盟(效果:強化同盟)
14.俄羅斯,與普丁建立默契 (效果:削弱對方同盟)
15.歐洲,英法德..等主要國家的立場由親中鴿派變為反中鷹派(效果:強化同盟)
無一不是針對中國
解放軍固然是一直在進步,戰艦像下水餃般的一艘艘下水
但美軍加上其他週邊國家綜合起來的軍力,也不是數十年未有實戰經驗的解放軍可輕易應付
~No Pain; No Gain~
~No Cross; No Crown~
~No Change; No Chance~
卡繆 wrote:
看局勢,時間並非站...(恕刪)
這些媒體長期以來洗腦的說法 , 不是早就被WTO打臉了 ?
媒體沒有告訴你的真相是 , 事實上美國本身就是違反WTO規定最多的國家 .
在1995至2015年這20年裡,WTO組織遭投訴最多的國家是美國,第二歐盟,第三才是
中國,而且中國被投訴的次數只有美國的1/4而已。
WTO報告

美國長期違反WTO規章 , 這次又率先發動貿易戰 ~~
難怪會被各國家地區(台灣除外)聯合起來圍剿呀 .....
[新聞] 加拿大對美祭報復性關稅 7月開鍘
[新聞] 墨西哥報復反擊! 宣布對美部分農產品「徵收20%關稅」
[新聞] 近10頁貿易報復清單!歐洲對壘美國貿易戰一觸即發
[新聞] 日擬對美 祭報復性關稅
[新聞] 全球貿易戰火延燒,印度、土耳其加入圍剿美國
很奇怪 ... 這則歐盟與美國正面槓上的新聞 台灣媒體幾乎沒有人報導 ~
難怪版上幾位這麼樂觀呀 ~
=========
歐盟警告歐洲企業:不要跟着美國制裁伊朗 否則將受到我們的制裁
當地時間 6 日午夜,美國對伊朗重新實施的第一輪制裁生效。為了阻止歐洲公司制裁伊朗,歐盟給歐洲公司準備了「胡蘿蔔和大棒」。
一名歐盟官員警告說,歐洲公司跟着美國一起制裁伊朗,砍掉與伊朗的商業往來,可能將受到歐盟的制裁。據 NBC 新聞報導,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 Federica Mogherini 的助手 Nathalie Tocci 周一表示,「如果歐盟公司遵守美國的二級制裁,他們將反過來受到歐盟的制裁」。
此外,歐盟修訂後的「阻斷法令」(Blocking Statute)將於 7 日生效。「阻斷法令」旨在鼓勵歐盟公司無視美國的制裁威脅,它還規定歐盟將補償歐盟公司因為在伊朗進行合法的交易而受到的損失。
歐盟的聲明稱,「解除對伊朗的相關制裁是伊核協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據歐盟法律和聯合國安理會第 2231 號決議,我們決定保護歐盟經濟實體與伊朗開展合法業務」。
與此同時,歐洲國家再次步調一致地譴責川普的行動,稱將阻止其對歐洲公司的影響。英國、德國、法國和歐洲外長周一發表聲明說:「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再次實施制裁令我們深感遺憾。維護與伊朗達成的核協議是一個尊重國際協議和國際安全的問題」。
歐盟正在幫助伊朗,努力挽救川普總統 5 月退出的伊核協議,受歐盟委託的前美國國務卿約翰 · 克里正在歐洲和聯合國奔走,試圖挽救他任內的政治遺產。歐盟此舉向伊朗人發出外交信號,即歐盟在挽救伊核協議上是嚴肅認真的。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179524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