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9彈體修長,使用無翼式氣動布局,即導彈主體上沒有安裝任何方向控制面,但是裝有尾翼,航行速度最高可超過6倍音速(6馬赫)。HQ-9導彈後期型號的「不可逃逸攔截區」半徑比S-300初期型號更大。飛彈發射事由冷垂射方式,飛彈航向由矢量推力發動機控制,配合慣性導航穩定系統,能夠準確檢查彈體的飛行姿勢和方向。最新型號據說使用高效率固體燃料發動機,並應用了巨浪二型彈道導彈的技術,射程大大提高至接近200公里。

紅旗-9的飛彈系統以旅為作戰單位,一般有一輛指揮車,控制車、目標雷達照射車、搜索雷達車各6輛,飛彈發射車為48輛,每輛飛彈發射車可裝載4枚紅旗-9飛彈,即一個旅有192枚飛彈。
後面是單面的陣列相位雷達SJ-212

在1985年空軍裝備會議之後,決定新紅旗計畫名為「九號工程」,型號改為紅旗-9(總裝備部型號序列為K/ADK-9),由北京航天二院負責抓總。在當時,「九號工程」與同期中國航空工業的「十號工程」(殲-10戰鬥機)以及由空導院的「八號工程」(即霹靂-8空對空導彈)並稱為中國空軍最重要的三大項目。
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