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說一下為什麼我認為J16的威脅更大。台灣本土防禦的立足點是靠軍事設施堡壘化和超高密度的防空火力網所構建起來的。對於這些目標,使用彈道導彈太過昂貴只適宜攻擊核心指揮所和大型雷達站等固定目標,遠程火箭彈造價高裝藥量偏低對加固過的目標威脅也有限,轟六在未摧毀防空火力網前只能進行防區外打擊,所以在戰爭早期摧毀和壓制敵方防空火力和地面部隊的任務主要得依靠在戰區內生存概率相對較高的戰鬥機來完成。目前大陸的J20是隱身空優戰機不適宜用於對地攻擊,J11A/B是純空優戰機無對地的精確打擊能力,J10雖能掛載吊艙執行對地打擊任務但單座載彈量小航程短也不適宜,JH7雖是專業戰轟機但機型老舊技術落後還有載彈量小只能說堪用也不是個好選擇,剩下相對適合的只有目前裝備量近百架最大載彈量超過八噸的俄製Su30可也有個大問題是其無法融入大陸的指控體系和只能使用外購的俄製武器彈藥。而新登场的圖中这型J16是類似於F15E和Su30這樣後座有武控官的多用途雙座重型戰機,在未來大陸空軍中扮演的也主要是Su34這樣的殲擊轟炸機角色。其機載電子設備專門強化了對地/海面偵測和追蹤功能,比如裝備有最新式的具備对地/海扫描能力的AESA多功能雷達『目前大陸有為J16研製兩型雷達,一款是雷電院開發的和F22採用類似TR單元堆砌技術磚塊式構型的二代相控陣,另一款是14所開發的和F35、J20一樣採用瓦片式構型的第三代相控陣(這裡轉述一段研發機構自己的描述“第三代有源相控阵,瓦片式、模块化、可变捷数字式波束、射频功率管理雷达”)』。可以說這飛機就是專門設計用於在戰鬥機的掩護下突入未完全佔有制空權和未摧毀防空力量的敵方危險空域內使用反輻射導彈、重型反艦導彈及各式精確制導炸彈壓制地面/水面防禦的。J16的这些特點決定了它在未來十年內會是大陸重要性僅次於J20的戰機並且產量肯定會超過300架以上(個人看好未來二十年算上改型總產量超過50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