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淺水潛艦(Shallow Water Submarine,簡寫SWS)
淺水潛艦長約70公尺,排水量4000噸,採取無帆罩設計,使用電子光學桅杆(electro-optical masts)取代傳統的潛望鏡,如此能夠降低整體高度,利於較淺的水域內運行。
SWS不使用核子動力,也不使用AIP系統,而是傳統柴電主機加上新的鋰離子電池,其優點在可簡化動力系統。
過熱是鋰離子電池的一大問題,而電池火災對潛艦來說,則是一直存在的危險,因此,SWS把電池放在壓力殼之外,下層艦體的兩側有兩個電池艙,雖然這樣會增加阻力,但也最大程度地減少電池燒毀的風險。
淺水潛艦的武裝包括Mk48魚雷、魚叉反艦飛彈以及戰斧巡戈飛彈等,並可搭載蛙人和特戰部隊執行相關任務。
分享自:http://www.hisutton.com/
分享自https://www.facebook.com/DukeChatMilitary/




感覺這潛艦超適合台灣潛艦國造計劃
http://www.storm.mg/article/246897
MIT潛艦製造中》國際軍事媒體分析:台灣還欠缺5種關鍵技術
國防部正式啟動的「潛艦國造」計畫獲美國密切關注,軍事媒體《國防新聞》7日報導,消息人士分析,台灣想要製造出「MIT」國產潛艦,目前還缺少5種關鍵技術,包括推進系統、無聲渦輪乃至潛望鏡和魚雷發射管等,都需借鏡國外技術和專利。分析5種關鍵技術可能分別為一、「絕氣推進」(AIP),即不仰賴艦外空氣的推進系統;二、「無聲渦輪」,確保在水下不易被偵測出;三、深海軍用聲納系統,能精準偵測水下目標;四、魚雷管;五、潛望鏡。
一、「絕氣推進」(AIP),即不仰賴艦外空氣的推進系統
SWS不使用核子動力,也不使用AIP系統,而是傳統柴電主機加上新的鋰離子電池,其優點在可簡化動力系統。
二、「無聲渦輪」,確保在水下不易被偵測出
SWS雖非使用無聲渦輪,但鋰電池加馬達肅靜度反而比無聲渦輪好。
三、深海軍用聲納系統,能精準偵測水下目標;四、魚雷管
三跟四問題基本上海龍升級時美國都賣給台灣過,所以應該不構成軍購問題。
五、潛望鏡
採取無帆罩設計,使用電子光學桅杆(electro-optical masts)取代傳統的潛望鏡,如此能夠降低整體高度,利於較淺的水域內運行。若是傳統光學潛望鏡或許台灣還不具備技術;但若是電子光學桅杆,以台灣電子光學能力及油壓傳動技術應該不成問題。
美國淺水潛艦(Shallow Water Submarine,簡寫SWS),淺水潛艦長約70公尺,排水量4000噸,採取無帆罩設計,使用電子光學桅杆(electro-optical masts)取代傳統的潛望鏡,如此能夠降低整體高度,利於較淺的水域內運行。
台灣海峽平均水深不足50米,這潛艦根本是為台灣設計的,再加裝雄二、雄三,PLA根本不用談登陸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