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政府推動武器國造政策 看到台灣很多機械業廠商參與


但我發現 似乎沒有一家台灣電子業的廠商積極去參與?

這不是台灣的強項嗎? 況且如果你的產品可以打入軍用市場

對於廠商的技術升級不是很有幫助嗎?

難不成台灣的電子業比機械業 更害怕失去中國市場啊?
2017-02-16 4:09 發佈
我在電子業

很多朋友跟公司都有在從事軍工這一塊

在這個行業,低調為上策

除非要炒作股價
棒球迷 wrote:
但我發現 似乎沒有一家台灣電子業的廠商積極去參與?

這不是台灣的強項嗎? 況且如果你的產品可以打入軍用市場

對於廠商的技術升級不是很有幫助嗎?
.(恕刪)


電子業是向錢看的,有錢當然好辦事

例如今天北韓願意花錢做"戰機模擬系統宣傳片",背後一定有廠商願意做這塊

===========================
透過電影手法宣傳...例如米格17已升級成頭盔顯示系統或是改裝數位化儀錶板(只是把原本類比介面轉成數位顯示在螢幕上)...發射的是有點水準的空對空飛彈


像這張,宣稱是飛機模擬器



等級看來不夠,如果是

像電玩 戰場之絆這樣的介面




再加上一些機構件,相關電玩業者應該會受惠,這樣美國應該也不會干涉吧?



棒球迷 wrote:
但我發現 似乎沒有...(恕刪)


有呀, 15年前某家有飛字的公司, 泛大同的後來就改作軍規設備為主

基本上軍規電子設備一般單價高只是單位批量不見得大, 還有不是年年都有相對的採購, 這類設備有時不見得堪稱精密但對於各項抗環境條件卻很要求, 無論多惡劣都要能作功, 達不到驗證所需就很辛苦了, 所以多數電子廠還是以民用商規為主, 雖然單價較低但量大, 驗證條件沒有像軍規多如牛毛, 需求算是隨時



棒球迷 wrote:
但我發現 似乎沒有...(恕刪)


還是先努力把客車底盤造出來吧?

qzz1129 wrote:
還是先努力把客車底盤造出來吧?...(恕刪)


這東西很久就可以自製了,只是價格讓公車業者不滿意而已,就因為台灣的工資比大陸高的關係。
有阿,蠻多家的
各自負責不同區塊吧


棒球迷 wrote:
但我發現 似乎沒有一家台灣電子業的廠商積極去參與?

這不是台灣的強項嗎? 況且如果你的產品可以打入軍用市場
為了世界和平,比較希望全球武器都是國營,這樣就不會為了業績主動製造需求

陳小春2525 wrote:
這東西很久就可以自製了,只是價格讓公車業者不滿意而已,就因為台灣的工資比大陸高的關係。.(恕刪)


傾銷大陸啊!

不行?

越南、泰國、菲律賓或到非洲搶客戶!
我聽薪轉行到我們這裡的客戶說,
現在的軍用品未必會超越大量生產的消費品,
只是要求的規格證書或測試會比較多

小客5509 wrote:
基本上軍規電子設備一般單價高只是單位批量不見得大, 還有不是年年都有相對的採購, 這類設備有時不見得堪稱精密但對於各項抗環境條件卻很要求, 無論多惡劣都要能作功, 達不到驗證所需就很辛苦了, 所以多數電子廠還是以民用商規為主, 雖然單價較低但量大, 驗證條件沒有像軍規多如牛毛, 需求算是隨時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