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墨子號”在軌道交付---這是什麼玩意?

這東西為走入絕境停滯不前的近代物理開啟一線光明,在軍事、網路安全可能亦有開天闢地的大用,值得關注。
'
新华网北京1月18日电(王莹)今日,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相关领导在交付使用证书上签字。
“墨子号”是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发射升空。“墨子号”的主要应用目标是通过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星地量子保密通信,并通过卫星中转实现可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墨子号”可以在千公里外的外太空以10kbps的速率给地面站分发量子密钥,比地面同距离光纤量子通信水平提高了15个数量级以上。该项技术突破不仅使得我国具备了对光纤无法覆盖的地区(如我国的南海诸岛、驻外使领馆、远洋舰艇等)直接提供高安全等级量子通信保障的能力,并为我国未来构建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墨子号”的另一前沿研究目标是在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领域:即通过千公里量级的量子纠缠分发,首次在空间尺度检验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并利用量子纠缠在地面和卫星之间实现量子隐形传态。通过“墨子号”的星地纠缠分发,我们能够在相距1200公里以上的两个地面站之间以1对/秒的速度建立起量子纠缠,将使得人类首次具有在空间尺度开展量子科学实验的能力,并为未来在外太空开展广义相对论、量子引力等物理学基本原理的检验做好了坚实的技术准备,成为我国在基础物理学领域对世界的又一重要贡献。

“墨子號”在軌道交付---這是什麼玩意?
图为兴隆站跟踪“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实景拍摄

2016年底,“墨子号”和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等重大成果共同入选英国《自然》杂志点评的年度国际重大科学事件;“墨子号”作为唯一诞生于美国本土之外的创新技术入选《科学美国人》评选的2016年度“改变世界的十大创新技术”。
星地量子保密通信,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


“墨子号”的主要应用目标是通过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星地量子保密通信,并通过卫星中转实现可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墨子号”可以在千公里外的外太空以10kbps的速率给地面站分发量子密钥,比地面同距离光纤量子通信水平提高了15个数量级以上。该项技术突破不仅使得我国具备了对光纤无法覆盖的地区——如我国的南海诸岛、驻外使领馆、远洋舰艇等——直接提供高安全等级量子通信保障的能力,并为我国未来构建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墨子号”的另一前沿研究目标是在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领域:即通过千公里量级的量子纠缠分发,首次在空间尺度检验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并利用量子纠缠在地面和卫星之间实现量子隐形传态。通过“墨子号”的星地纠缠分发,我们能够在相距1200公里以上的两个地面站之间以1对/秒的速度建立起量子纠缠,将使得人类首次具有在空间尺度开展量子科学实验的能力,并为未来在外太空开展广义相对论、量子引力等物理学基本原理的检验做好了坚实的技术准备,成为我国在基础物理学领域对世界的又一重要贡献。

测试阶段性能卓越,超过系统指标要求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轨测试阶段全面完成了卫星平台测试、有效载荷自测试和天地一体化链路测试,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工作一切正常,成功构建了星地单向、星地双向、地星单向量子信道,系统信道效率、时间同步精度、跟踪瞄准精度均超过系统指标要求,可以满足空间量子科学实验的要求。
2017-01-19 7:03 發佈

jdme wrote:
這東西為走入絕境停滯...(恕刪)


這玩意是中國大陸開展重大物理實驗之一的裝置,另外還有全球最大的電波望遠鏡(已投入使用)與強子對撞機(未建成),甚至是研究數十年的核融合發電.

中國大陸這麼做的主因,除發展基礎科學並尋求突破外,更重要的是透過設備吸引全世界的頂尖人才,配合其近年的千人計畫延攬各國頂尖學者進行深入研究,期望發展自身的科學實力與應用,主要的目標是富國強兵,次要目標是一帶一路的戰略守護,更重要的是,在美國停滯投入基礎科研數十年之後,人類又一大國願意投入大量研究,渴望對人類未來的能源/通訊/環保/太空探險/宇宙移民等等領域做出貢獻.
这是star trek里面energize的起点!

160黑客 wrote:
不用发这些了!这个...(恕刪)


我覺得您所言極是,我就是您口中從未涉獵深度研究報告的人,我也好想提升自己,所以在下有個不情之請,是否也請您分析分析您對墨子號量子通訊技術的看法,讓我們台灣人有機會可以學習學習,增廣見聞呢。
不是已經被踢爆是不懂物理的媒體亂寫的嗎?

jdme wrote:
這東西為走入絕境停滯...(恕刪)
简单说,就是利用量子纠缠,使得相隔甚远的a地和b地几乎同时出现一模一样的粒子,现在用于通讯,说不定以后科幻如startrek、stargate里面的energize、beam out那种传输人或物都能实现
得了,量子纏結傳輸數據,真是唬爛一大片!

中國量子衛星只是用量子纏結加密而已。
只是發射一些實驗機器上太空,大概50年後能開始應用

joshpls wrote:
得了,量子纏結傳輸數據,真是唬爛一大片!

中國量子衛星只是用量子纏結加密而已。
flyingmax wrote:
不是已經被踢爆是不懂物理的媒體亂寫的嗎?

flyingmax wrote:
只是發射一些實驗機器上太空,大概50年後能開始應用

有證據嗎 ? 造謠是不道德的。
flyingmax wrote:
只是發射一些實驗機器上太空,大概50年後能開始應用...(恕刪)

美國重力探測器B花了40年才做出來

不管幾年後才開始應用
誰做了就是第一個掌握技術的
鼎 鑊 甘 如 飴 求 之 不 可 得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