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看到這篇
帥化民:國軍為何頻凸槌》拼裝戰車能不出包嗎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0818006344-262105
提到
"我們應反思未來戰爭中戰車還是主戰兵力嗎?國人仍然沉迷於在二戰影片中,坦克車衝鋒陷陣的角色,那就大錯特錯了。近30年來反裝甲武器的科技突飛猛進,從廉價的手提火箭、肩負飛彈、機載的拖式飛彈、地獄火飛彈精準度高達96%,數十吋鋼甲迎刃而穿,戰車早已淪為配角。
波灣戰爭「地空作戰」是未來的模式,先用轟炸機飽和轟炸,巡弋飛彈精準打擊,繼以砲兵及武裝直升機搜獵敵人的主戰兵力,待敵軍潰散後才用戰車追擊及占領,戰車行進中尚須步兵排除地雷及消滅敵人殘留在戰壕中的反裝甲武器,還要花鉅資發展價昂的複合裝甲來保護戰車,動輒數億,如今國軍勇虎早已陷入自製、採購均不成的死胡同,何不發展輪型輕甲車,火力強,機動力又快,又能適應台灣地形,配合阿帕契及武裝直升機進行地空聯合作戰呢?"
再看到現在敘利亞戰場上的戰車如此不堪一擊
敘利亞內戰系列1~反抗軍反坦克火箭筒RPG-29擊毀政府軍T-72戰車~超震撼高畫質戰鬥軍事真實影片
http://unolin.pixnet.net/blog/post/32236887-%E6%95%98%E5%88%A9%E4%BA%9E%E5%85%A7%E6%88%B0%E7%B3%BB%E5%88%971~%E5%8F%8D%E6%8A%97%E8%BB%8D%E5%8F%8D%E5%9D%A6%E5%85%8B%E7%81%AB%E7%AE%AD%E7%AD%92rpg-29%E6%93%8A
叙利亚战场上的T系列坦克
http://m.dooland.com/index.php?s=/article/id/806930.html
提到
"美国卖给伊拉克政府军的100多辆M1A2主战坦克,没有一两天就让“伊斯兰国”武装打掉了一半。当时很多人认为是俄式反坦克导弹性能好,其实问题的本质是,如果离开美军联合作战体系,即使是性能先进的M1A2,一样从真老虎变成纸老虎。"
M1A1號稱防護力數一數二,真的有這麼不堪一擊?
從以前到現在當軍火商在推銷武器時當然會設定某些設想好的場景展現火力.但戰場上千變萬化
就如同60年代的F4,經過越戰時發現跟原本的想像不同,到頭來還是要有機炮及纏鬥技術
真的不知道當年西方國家演習為何測不出這些問題?
台灣確實就是打算以直升機反裝甲的啊..
至少優先於主戰車的對決..
戰車其實並非無用 只是非常仰賴有利地形..
像海島作戰 山地戰 城鎮戰 都非其所長..
台灣剛好就是這三種作戰都極常見的主戰場..
反之有利坦克對決的大平原 台灣少得可憐..
即便有 也不是主要戰略要地..
台灣可以保有一定數量M1之類的主戰車
做為步兵支援的工具 而非如傳統戰術 跟登陸軍進行主戰車決戰..
這類主戰車確實有很多天敵剋星 但無論如何 它可以是步兵堅強的支持工具..
步兵不敢衝鋒 或難以堅守 幾架坦克在附近支援 士氣支援效果自然大增..
這不是台灣部隊太懦弱 實際上二戰德國的裝甲兵及擲彈兵也是如此..
空中攻擊一輛有掩護的戰車 不是容易的事 實際上戰車最脆弱的 不是裝甲..
而是傳動系統與整個支援後勤... 但如果把戰車當支援工具 某種程度就少了這些威脅..
如果台灣在培養建立武裝直升機部份 已經算是齊備 不妨把有餘的預算..
用一點在少量主戰坦克的培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