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中国大陆导航卫星举例:

1,广西实现北斗导航亚米级全覆盖 明年可达到厘米级。广西北部湾核心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一期项目今年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当前,一、二期项目45座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升级改造完成后,系统服务范围将覆盖广西全境。按计划要求,2017年广西将完成全区102座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升级改造,届时将实现全区北斗卫星导航厘米级高精度实时动态定位服务。此外,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还积极推进与由阿里巴巴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共同注资成立的位置网络公司在数据应用服务方面的深入合作,推动北斗卫星导航跨区域合作、大众应用领域的发展,促进广西北斗产业发展,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中国-东盟信息港项目建设。

2,“夔龙”启动!系中国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据新华社11月1日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1日在珠海航展现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大陆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建设工作全面启动,该系统命名为“夔龙系统”。
夔龙系统通过计算从全球多达300个以上的多系统卫星导航参考站所获取的观测数据,对传统的卫星导航定位中对于定位精度影响较大的轨道误差、时钟误差等参数进行精密修正,并通过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60颗以上的低轨通信卫星星座,向卫星导航终端播发相关修正参数,将卫星导航终端定位精度提高到“厘米级”。
夔龙系统提供OS,SP,GP,Air共4种数据信号,分别提供“亚米级、亚分米级、厘米级、航空安全级”服务。发布会介绍,随着夔龙系统建设及运营工作的逐步推进,大陆工业界将拥有一把“以厘米为刻度感知世界的天尺”。
近几年,北斗导航系统则在定位精度和稳定性上不断取得进步。目前的总体定位精度优于10米,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测速精度每秒0.2米。近日,大陆科研人员利用北斗/GPS双系统四频率接收机的定位分析判定,北至天津、南至南极内陆昆仑站之间的地区,中国北斗系统信号质量总体与GPS相当。
而拟于2018年底前建成的全中国范围的北斗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网络,将使大陆的实时定位服务达到米级/分米级以及区域厘米级。
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3,11月10日早上7时4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进行“一箭五星”发射。其中,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系世界首次发射。脉冲星试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验证星载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和空间环境适应性,积累在轨实测脉冲星数据,为脉冲星探测及技术体制验证奠定技术基础。
脉冲星具有极其稳定的周期性,其稳定度比目前最稳定的氢原子钟还要高1万倍以上(目前国际时间基准是原子时系统),被誉为自然界中最稳定的天文时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脉冲星导航卫星科学任务系统总设计师帅平此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脉冲星导航与卫星导航定位原理极为相似,其观测距离是利用脉冲星发射的同一X射线脉冲信号到达太阳系质心和航天器的时间差来测定的。当前,卫星导航定位精度为10米,脉冲星导航的最终精度也能够达到10米水平。帅平指出,实现导航星座卫星的长时间高精度自主导航,将是脉冲星导航的一个重要应用方面。

4,“量子卫星”实现精准定位,而且中国研制成功了量子雷达及量子地地、地空通讯。如果加入导航后背选项,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量子通信的国家,中国将实现“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初步构建,这也将成为量子通信领域的中国最强音。
中国的原子钟技术居于世界前沿,标志着我国在冷原子方面的研究具备较强优势,而这也是量子罗盘的基础技术。
全空域、全时域的无缝定位导航是未来定位导航产业的技术制高点。随着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量子精密测量的陀螺及惯性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小体积、低成本等优势,将对无缝定位导航领域提供颠覆性新技术。
“十二五”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主题项目“基于磁共振的微小型原子自旋陀螺仪关键技术”由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承担,项目研究开展一年半取得突破性进展。项目组攻克了核自旋-电子自旋耦合极化与检测等精密量子操控技术,完成了小型化磁共振气室、高效磁屏蔽等元件的精密设计与制造,并研制成功我国首个基于磁共振的原子自旋陀螺仪原理样机。样机零偏稳定性优于2°/h,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与美国技术差距从10年缩小到7年。
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基于磁共振的微小型原子自旋陀螺仪的精度与集成度,为支撑我国量子导航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原子陀螺仪的技术突破使现有应用于高端装备的无缝定位导航系统的体积、质量、功耗、成本等下降约两个数量级,将应用于大众定位导航市场,可在微小体积、低成本条件下实现米级定位精度,提供不依赖卫星的全空域、全时域无缝定位导航新能力。
对于潜艇来说,定位至关重要,量子罗盘可以帮潜艇告别卫星定位,又可以提高导弹的精度。
所谓量子罗盘,也可以叫做量子定位系统,是导航定位的一种新技术。它是利用冷原子对于外力和加速度变化的敏感性,构建起原子干涉仪,通过精确的实时探测系统所感受到的加速度,计算出系统运动的路径,从而达到导航定位的目的,属于惯性导航定位的方法之一。由于量子加速度计可以感受到极其微小的引力变化以及加速度的变化,所以可以非常精确地计算出物体在各个时刻所处的具体位置。

个人评论:量子导航真可以算是纳米级的定位系统。打氣100分

备注:最后一条说的是“十二五”, 而中国现在是“十三五”。

有谁知道台湾军事卫星吗?介绍下,毕竟台湾之外的军迷比较好奇。
知道台湾很先进,给大陆军迷长长知识好吗?
2016-12-04 20:30 發佈


量子通信?



哈哈哈哈, 沒聽說中國拿諾貝爾物理獎耶!


ecoboost256 wrote:
量子通信?哈哈哈哈...(恕刪)


被放出來耍寶的,不用太理會~~
冷處理,冷處理.....
至於北斗衛星


我比較擔心美國把它抓來改一改!


ecoboost256 wrote:
至於北斗衛星我比較...(恕刪)


北斗静止轨道: 高度35803公里,倾角1.7°
北斗地球同步轨道: 高度35880公里, 倾角54.9°
北斗非静止轨道:高度21617公里,倾角55.2°

请问:这个高度台湾抓得到吗? 台湾的反导导弹,反卫星导弹能抓的到吗?

标注:最低2万公里。
台灣是抓不到

美國 X-37B 抓得到!

ecoboost256 wrote:
台灣是抓不到美國 X...(恕刪)


大陆也有间谍卫星,以及太空无人机(大陆曾经有秘密实验太空无人机编队攻击---也就是太空无人作战的概念,youtube有报道“新闻说只有中美俄有这种技术,中国继承俄罗斯。”请你自己找--我看过好几遍),可以把
x47b抓下来玩一玩。
這篇不是剛被回收... 又來!

是剛學會翻牆太開心了是吧...

網路長城還真是設的好,千萬別開放啊!会吓坏很多人的...
ShineJet wrote:
這篇不是剛被回收....(恕刪)


没有啊。我从2012年就开始翻了。然而墙外的也没什麽意思
因为本人懂点技术,全部自己架设。

USA kill itself wrote:
本人正宗土产:大陆...(恕刪)


又来一个找存在感的,知不知道大陆军迷的名声就是被你们这些人搞坏的?满水不响,半瓶晃荡。我们的军备进步是科研人员辛苦做出来维护国家利益的,不是给你拿来刷存在感的。你现实中是有多loser才会翻墙出来丢人现眼~~~~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