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涅茨克戰火再開!今日烏克蘭政府軍猛烈砲擊頓涅茨克市區和周邊村莊並配合地面部隊發起攻勢,民兵方面指稱「烏軍已經發起對東部的大規模全面進攻」目前據統計已造成14名平民死亡,90餘人受傷。今日野戰實拍:俄國紅星電視台新聞報導:2015年6月3日,烏軍對頓涅茨克開始了全面進攻。目前政府軍地面部隊在重砲的掩護下正在嘗試攻入東烏深處,而民兵依然在頑強抵抗維持戰線。俄國lifenews新聞報導:頓涅茨克西部和南部發生激戰,政府軍出動了坦克和重砲發起強攻。白俄羅斯國防部已於今日下令增派了兩個機動旅進駐南方和烏克蘭接壤的邊界以備不測。另外一方面,政府軍開始大舉反攻不久前失去的、連結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樞紐重鎮德巴里冊沃。此地目前由頓涅茨克軍和盧甘斯克軍共同防守,但是盧甘斯克軍明顯兵力不足。政府軍對民兵方面使用重砲和迫擊砲發動了全面的砲擊,之後陸軍發動了強攻。德巴里冊沃郊外的黃金村(Золотое)據民兵方面稱已被政府軍控制70%,雙方現在正在激戰爭奪175.9高地。而高地上的民兵已被政府軍包圍⋯⋯不過民兵並沒有坐以待斃。目前馬林因卡(Марьинка)村是雙方爭奪的最大焦點。如果烏軍控制住此地,就能對整個頓涅茨克西部和南部發起全面砲擊。而民兵今早4點,在經過了砲火準備之後由該方向對烏軍發起進攻,目標直插政府軍重砲陣地。經過苦戰民兵已經全面奪下該村莊,一部分民兵已經向著這後面的烏軍砲兵陣地攻過去,但是進展天明之後開始變緩,因為烏軍從後方的兩個城市調集了大批援軍。其中裝甲車坦克約在50輛左右目前馬林因卡方面的兵力對比是:民兵1500人左右,裝甲車輛50餘輛。政府軍守軍3000人左右,坦克和車輛50餘輛,火砲30餘門但是儘管政府軍擁有超過民兵近一倍的兵力。目前在馬林因卡卻是在民兵的攻勢下節節敗退幾乎失去村莊全境。雖然援軍的到達暫時延緩了民兵的攻勢,但是卻沒有改變政府軍的被動局面作為報復,今日烏軍向頓涅茨克全境全方向傾瀉了砲彈進行無差別攻擊明斯克停火協議說的後撤重裝武器咧? 於是有了前面新聞報導的大規模平民傷亡俄國外交部長拉烏洛夫今日已經表示「明斯克協議沒有帶來預期的結果。但是或多或少還是有些進步」。並且也表示「俄羅斯已經受夠了西方對烏克蘭問題的雙重標準並且已經耗盡了耐性」另一方面,基輔今日有上千人在美國大使館外示威抗議,表示要求停止對東部的戰爭。消息來源:Тысячи людей подhttp://nahnews.org/245094-tysyachi-lyudej-pod-posolstvom-ssha-trebovali-prekratit-vojnu-v-donbasse/馬林因卡村攻防戰今日傷亡:政府軍死約50人,傷約300人。民兵死約20人,傷約100人。就走幾分鐘前剛剛收到的未經確認的消息:民兵成功的利用遠程重砲攻擊了政府軍前來支援馬林因卡的車隊,擊毀敵人約20輛左右軍車。但此消息尚有待進一步證實此外,戈爾洛夫卡和德巴里冊沃今日遭受強烈跑進和進攻,但所有攻勢基本都被民兵擊退。不過在政府軍強烈的砲擊之下民兵在德巴里冊沃郊外方面有稍微收縮戰線以減少損失,因此導致了部分民兵被政府軍包圍在孤村無法撤出。總之目前的局勢可以借用某新聞評論員的一句話:「頓涅茨克機場保衛戰宣布了明斯克1停火協議的終結,而馬林因卡村攻防戰也標誌者早已名存實亡的明斯克2停火協議的徹底破產」基輔官方今日已經正式通知了美國和歐洲國家將全部重裝調集到了前線(事實上早就一直在調集了)並發起全面進攻。基輔官方等於已經正式宣布:「明斯克2已不復存在!」,停火協議已被徹底撕毀。
BillSa wrote:老實說,為什麼不學...(恕刪) 投過啦!克里米亞公投:選民支持重返俄羅斯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4/03/140316_ukraine_russia_crimea蘇格蘭幾年內會再次公投,準備好汽水爆米花等著看好戲.
對俄羅斯事物這麼了解的專家,是否可評論俄羅斯宣布和平時期軍人死亡資訊為國家機密的新聞的真偽,以及此項命令的目的為何?另外,如果美軍派人駐台灣,但是說他們是志願軍,是退役的人你們會相信嗎?如果美國人的間諜都說是志願服務,你們也都相信跟美國政府一點關係都沒有?另外,自願到一個國家參當地戰爭的外國人,如不是軍人身分,那就應該是間諜吧?
一樣米,養百樣人,啥麼情形都有。歐美文化,背景和信仰,信念和我們台灣有很大的不同。如抗戰初期的飛虎隊(中華民國空軍事美藉自願大隊,當時美國還沒參戰),當中一定有人是美國的耳目,但絕大部是自願參戰的。而且不止中國有美藉自願軍,連歐戰場上也有。2014,15在烏東民兵,烏政府軍,伊拉克,敘利亞戰事,我們都可以看到新聞有關歐美國家的自願軍。記得庫德族軍隊有前美,荷退役軍人加入。將心比心,有時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原因來看,就能了解為什麼他會這麼作。而烏東戰場也一樣,但因為同種族,歷史和地理的因素,烏克蘭的俄羅斯人和〝俄羅斯這個國家〞族人牽絆很深。有好百萬人的親人,族人,朋友就生活在烏東,烏南和俄國的生活圈裏。而俄裔不是平均分佈在烏克蘭各地(那樣要反還反不起來),而是大量集中在克里米亞,盧漢斯克和頓芮之克。卡奇夫也是。以上的因素,烏東民兵和俄羅斯民族主義者要在俄國招個幾萬名自願軍和大量後援應該不是什麼難事。這是情感上的牽絆。能共生共死的民族信念。或許個人個性是自願軍性格的關係。abc003 wrote:6月4日頓涅次克再...(恕刪)
easycure wrote:是歐盟快要對烏克蘭...(恕刪) 除了美國沒有任何國家希望會有戰爭戰爭本身對受害的國家和參予的國家都是一切傷害經濟的行為那些幕後參予給予烏克蘭邁丹政變支持的國家是投機者和既得利益者這點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教訓中可以得到歐洲變成廢墟借了大量的負債 而美國主導整個世界美元又取代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