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vesinging wrote:請問一下,這樣橫的下...(恕刪) 下水時船裡面基本上沒有什麼會動的東西只是船殼以及輪機等要固定的重物裝在裡面其他的零件要下水以後再慢慢安裝為何要橫向下水希望板上能有造船專業的相關人士來加以解答
js740419 wrote:下水時船裡面基本上沒...(恕刪) 以下連結視屏的討論 就有人說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CqdnqzhDCw橫向下水 至少有以下兩個原因:1.測試船艦的穩定性 萬一船翻了 那就代表設計上有問題2.以船(腹)的側面入水,對船的龍骨衝擊較小看了覺得還滿有道理的供大家參考
本人外行,道聽塗說一些資訊跟大家分享,如果有業界高手在場請不吝指正.船艦下水方式大致上有三種類型,分別為乾/浮塢式/重力式/機械式,乾/浮塢式就是在船塢中建造,下水時再沉塢的方式引入水讓船體逐漸浮起,船體完全浮起之後再拖出船塢.重力式與機械式比較類似,差別在於重力式是在船台上布置鋼珠滾輪,然後船台傾斜讓船體在地球重力牽引下經由滾輪入水,機械式則是在船台內再加一層台車,船體在台車上建造完成之後,然後船台傾斜讓台車緩緩拉動船體入水,船體完全入水後台車再返回船台完成回收作業.重力式/機械式依照下水方向又分為縱橫兩種,縱向就是沿著船體長度的方向下水,再細分的話又可分為船艏入水跟船尾入水,橫向就是沿著船體寬度的方向下水,重力式橫向中又可再細分為滑道式跟墜落式,LCS-5密爾瓦基號下水用的就是重力橫向墜落式.基本上縱向下水的優點是應用範圍最廣,而且因為是最傳統的方式所以出問題的機會小,理論上基地設備的費用也會比較低,但是因為安全考慮所以要在水面預留船長2~3倍大的空間.如果船台所在地在較為狹小的湖河或是鄰近繁忙的航道,就必須考慮改用預留空間較小的橫向下水方式,橫向下水的優點就是預留的水面空間比船身略大即可,但是對船體的橫向穩定性會是比較嚴厲的考驗,如果沒有精密的計算也比較容易損傷船體.船艦下水也是個複雜的技術,三言兩語很難說清楚,大概還是得業界高手才弄得清.
js740419 wrote:可見美軍對於濱海戰鬥艦的的定義跟以前的DE應該差不多 照今年最新的說法,LCS其實就是FF(巡防艦/护卫舰).Navy name-changer: LCS now officially called a frigatehttp://www.professionalmariner.com/Web-Bulletin-2015/Navy-name-changer-LCS-now-officially-called-a-frig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