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方陣快砲 彈藥箱只可容納一千發砲彈.攔截每個目標要200發砲彈... 那要是第六個目標來犯 不就只有挨打的份
台灣很多軍艦 就一座方陣快砲 意味第一時間只能攔截五個目標..
如果第一輪打完彈藥 因該沒有時間讓你在去填裝新彈藥
還是換21發的海公羊系統
houmh wrote:
原來方陣快砲 彈藥箱只可容納一千發砲彈.攔截每個目標要200發砲彈... 那要是第六個目標來犯 不就只有挨打的份
概算的話是1000/200=5。可是這個線性計算方式必須建立以下的假設:
A.確定200發20機砲彈,就保證可以打爆一顆反艦飛彈。
B.同一時間只有一顆反艦飛彈殺進來,你可以用艦上唯一的一門方陣機砲專心對付這一顆反艦飛彈。
如果打爆一顆反艦飛彈要250發,方陣機砲射速那麼快,你不見得能算地那麼剛好,可以攔截的反艦飛彈數就沒有那麼多。再者如果已經耗掉200發20機砲彈可是沒有消滅反艦飛彈,還要不要繼續打?還是就這樣算了?不然吃掉後面200發攔截用的20機砲彈Quota會不行?
機砲在單一時間只能針對單一目標進行追蹤和攔截...
真實的情況往往是:同時一次有兩顆反艦飛彈殺進來,如果是同一方向進攻還好,都在同一門方陣機砲射向之內,一起掃就可以。但,如果兩顆反艦飛彈,一顆在方陣機砲的砲管正前方進攻,一顆卻在方陣機砲的正後方進攻,這艦上唯一的一門方陣機砲,是不是真的有辦法擋得住,個人實在不看好。
後面1門 30mm 守門員近迫武器系統
前面1門 21 RIM-116滾體飛彈發射系統
守門員近迫武器系統 與 方陣系統的比較
「方陣」是另一種被廣泛使用的近防系統,它和守門員系統有下列幾點顯著區別:
守門員系統使用30mm口徑的炮彈(方陣系統為20mm),因而擁有更高動能。
守門員系統的造價大約是方陣系統的2-4倍。
方陣系統能夠直接焊接在甲板的任何部位並且像插件一樣使用,而守門員系統則需要更多的「甲板穿透」和系統整合。
方陣系統只能同時跟蹤並攻擊1到15個目標,而守門員系統能同時跟蹤10到20個目標並選擇攻擊最有威脅的目標。
兩個系統的最大射程相當,但守門員系統的破壞力大於方陣系統。
方陣系統的彈鼓直接安裝在火炮上,守門員系統在甲板下裝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