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專家》雜誌報導,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卡申表示,中國主要的戰略核力量迄今仍由相當簡陋和笨重的液體洲際彈道飛彈組成。中國最新研發的「東風-31」型固體燃料機動飛彈射程有限,使其價值及突破美國反飛彈系統的能力大打折扣。
東風-41 還在研發中
報導指出,中國最有威脅性的核飛彈是「東風-31A」型,射程近1.1萬公里,但也是單彈頭。可裝載10顆彈頭的「東風-41」型還在研發當中,短期內很難服役。
卡申指出,美國射程破1萬公里的核飛彈超過2000顆,中國只有數10枚,對美國不構成任何威脅。一旦雙方開戰,美軍能迅速破壞解放軍的軍事設備,而中國的飛彈可能一發也打不進美國本土。
報導指出,在傳統的飛彈部隊、潛艇和戰略空軍核三位一體作戰中,解放軍並未完善聯合作戰指揮系統,且軍事技術遠落後美國。
核潛艇 與美俄有差距
中國解放軍海軍有一款裝備戰略飛彈的核潛艇,即092型「夏」級,其飛彈射程只有1700公里,且因故障不斷、噪音過大未進入中國海軍的戰鬥行列。
美國國防部評估,中國已開始建造新一代可攜帶潛射飛彈射程達8000公里的潛艇,但其技術性能只相當於前蘇聯70年代水平,面對美俄已發展到第5代潛艇,未來兩軍在海相遇,解放軍將遭受美軍嚴重打擊。
卡申表示,即便中國空軍最新版「轟-6K」可攜帶巡弋飛彈,但解放軍一直未能研發出小型核彈頭,使得巡弋飛彈威力大減。
---
俄國爸爸講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