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1953年7月16日 菱形島 粉碎計畫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中華民國國軍首次大規模三軍聯合作戰的預定目標-東山島(衛星地圖取用Google圖資)

粉碎計畫是國軍來台後首度使用傘兵配合陸軍、陸戰隊的聯合作戰,也是唯一僅有的一次大規模突擊大陸淪陷匪區的作戰。民國39年,韓戰爆發,美國杜魯門政府希望國軍在東南沿海一帶牽制共軍部隊,減輕韓戰戰場上美軍壓力。

但礙於當時台海中立化政策,遂透過美國CIA成立西方公司,提供國軍補給、裝備、訓練與作戰計畫,一直到韓戰結束,美國政府估計當時國軍在大陸沿海一帶的突擊行動,牽制了大概20萬共軍部隊,減輕了美軍在韓戰上的壓力。

韓戰結束後,美國西方公司透過國防部大陸工作處副處長轉達胡璉將軍,美國西方公司希望我方迅速使用傘兵作戰,否則便要停止對國軍傘兵總隊的軍援,西方公司欲以我國傘兵突襲大陸,獲取對大陸情報。駐金門的西方公司人員不斷鼓動胡璉將軍向大陸突擊作戰,當時西方公司金門負責人漢彌爾登提出攻擊福建省惠安縣,草案為傘兵空降突襲洛陽橋,地面部隊登陸攻擊崇武鎮,但胡璉將軍認為決策粗糙,並不願意配合西方公司的行動方案。

但漢彌爾登提出的突擊大陸計畫獲得中美雙方高層核准,由我方高層指示胡璉將軍實施、策劃。當時空軍受限於當時中美承諾,除了偵察外不得針對大陸地區攻擊炸射。胡璉將軍與漢彌爾登研究作戰細節認為目標改以突擊東山島為宜,地勢平坦適合空降加上地形亦適合搶灘登陸。漢彌爾登規劃動用600人的一個傘兵加強營、1500人的反共救國軍與5000人的正規軍,加上海、空軍的支援。

胡璉將軍所著「金門憶舊」一書中,對於規畫東山島作戰要點在於:此次突擊並不在乎佔領全島.也不在乎消滅敵人.更無論攻取敵軍的堅固陣地..到金門與軍師長細加考量.決定行動概要是: 兩棲部隊開始搶灘.傘兵部隊同時向西埔降落.西埔在四一O高地之南.距離汕頭不過12公里.傘兵落地收傘.陸軍前鋒即到.然後傘兵即刻乘水陸兩用運兵車上船.陸軍及兩棲部隊在我艦砲火力掩護下.能攻取東山程及附近高地蘇峰尖.則順手牽羊.得多少.算多少.然後收隊回船不會有失.島上敵軍看見我方兵多艦眾.必不敢捨棄工事.前來爭峰.其援軍縱然乘車到達.必須換船渡海.又需整隊而戰.及其一切準備就緒.我軍已回艦返金..這一構想.和原先計畫使用兩師兵力.大致相似..所不同者進度深淺.及時間長短耳..。
表明並不願意讓傘兵擔任攻堅八尺門渡口,阻斷後續共軍渡海增援的任務。

國防部大陸工作處在6月初開會,向陸海空三軍總司令、幕僚、與美方顧問團團長、西方公司代表簡報東山島行動,會中同意實施代號「粉碎」的突擊東山島一案,確定動用2個傘兵加強中隊(487人)突擊東山島。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傘兵支隊7月6日進駐新竹機場。7月14日,傘兵總隊長顧葆裕將軍接獲胡璉將軍作戰命令,規定D日為7月15日,作戰時間為0530。當日下午5點,傘兵總隊和空軍20大隊協調,空軍要求把行動時間延後至0547,理由是0530天色仍暗,空軍對於夜間編隊飛行尚無十足把握。為求任務圓滿,要求稍微延後,當時立即致電胡璉將軍,並口頭通知西方公司取得認可。使得傘兵空降八尺門時,天色大亮已失去傘兵拂曉突擊的震憾效果,也使得共軍可以從容利用機槍對空射擊滯空傘兵,造成傘兵未著陸便已死傷部分。

7月7日,國軍在金門成立聯合作戰指揮部,胡璉將軍為總指揮,設有美國顧問組、除第19軍司令部和直屬部隊外,下轄陸軍第45師(欠第133團大部)、第18師第53團、福建反共救國軍2個支隊(第42支隊和閩南地區第1、2大隊)、海軍陸戰隊第1旅步兵第3大隊和砲兵、戰車中隊、陸軍傘兵支隊(空2旅、獨立62旅前身)、空軍20大隊。

7月14日因為潮汐問題使得突擊行動延後一日,D日改為16日,加上船隻、登陸戰車不足,使得陸軍第18師第53團直到16日下午才登陸東山島已趕不及攻堅410高地的作戰。

7月15日上午,陸軍與陸戰隊自金門出發,15時海軍從金門出航,為掩飾作戰目標,海軍先向基隆方向航行,兩次修正航線後才改向東山,16日3時30分左右已接近東山。但情報早已外洩,登陸部隊於4時50分時換乘登陸艇,向海岸推進時島上燈火突然關閉,顯然察覺國軍蹤跡。

7月16日2時,在新竹機場待命的傘兵支隊和空投包開始登機,3時登機、裝載完畢,16架C-46人員運輸機搭載29到31名不等的傘兵、1架空投機裝載23個空投包。C-46於3時5分發動,第一架機於3時28分離地、第17架機於3時41分離地,預計飛行時間1小時45分,由空軍4架F-47戰機護航。C-47編隊中的第2架機並未空投,據飛行員回報因能見度不高,加上空中編隊紊亂,故無法確定空投點是大陸或東山島,所以原機返航未空投,而第11架機則因為機件故障,半路折返屏東。實際參戰傘兵官士兵合計425員。也連帶V-101天線未空投,造成傘兵始終無法與聯合指揮部取得連繫,也無法獲得後續空投機的空投增援。

因為空中編隊紊亂,前後第1與最後1架機空降時間拖了整整22分鐘,空降高度任務前律定500-700英呎,實際空降高度則有部分運輸機拉到1500英呎高度躲避共軍砲火,空降著陸面積分佈2~3公里遠,更有傘兵直接落入海中滅頂,也有直接投入敵陣地、屋頂、民家之間,也有部分傘兵空降時就被共軍擊斃擊傷,也有部分空投武器散落太廣無法尋獲,整個空降支隊空投、空降時程被延長到將近1小時。只有教官翦凝宏(抗戰時曾空降廣東開平、突襲南江口日軍)負責的第17架機的空投武器、彈藥全數取得。當時傘兵支隊空投A-6重機槍15挺、60迫砲6門,但傘兵只取得8挺A-6重機槍、3門60迫砲。

傘兵空降八尺門,天色已亮失去震撼突襲的心理效果,也讓共軍可以輕易射殺滯空傘兵。亦有部分傘兵直接落海溺斃。(轉載自落葉成泥─經綸天下的部落格)

傘兵支隊在一開始空降著陸的4小時內士氣如虹,一舉攻佔八尺門渡口,並在渡口週遭掃蕩殘餘共軍,並初步阻絕對岸陳岱共軍渡海增援,部分八尺門共軍往410高地撤退,並透過410高地上的通信主機與大陸援軍通聯,裡應外合從410高地砲擊、牽制八尺門的傘兵兵力。

而海岸的另一頭,凌晨4時左右,海軍陸戰隊與陸軍開始進入LVT。5時42分,第一輛LVT在蘇峰山北面登陸, 而另一路由張晴光將軍率領的42支隊,同時在蘇峰山南面登陸,8時20分攻佔西埔。而陸軍45師因為漲潮需靠LVCP載運登陸,直到8時30分,全師才全數登陸完畢。

此時,傘兵已在八尺門與共軍駁火超過2小時。工兵分隊原計畫破壞浮橋,但共軍早一步將浮橋拆除,遂改變任務為破壞當地通信設施與掃蕩共軍,接近11點時傘兵奪取203高地與張坑東渡口,並在203高地插上國旗,但第1隊受到對岸共軍81迫砲猛轟,遂決定在渡口留下少數警戒兵力,其餘退守張坑東西北高地。而共軍在410高地的工事之堅固也出乎胡璉將軍的意料,陸軍與陸戰隊必須一個一個據點拿下才能推進,也造成接應傘兵的一大障礙。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轉載自軍聞社,呂天祿先生,國軍首位將國旗插上光復國土的傘兵)

傘兵第1隊隊長鞏成賢10時回報支隊部,共軍31軍91師272團3營分乘25輛卡車於9時陸續抵達陳岱,10時30分,3營一部率先渡海登上八尺門,下午1時,第二批共軍也在砲火掩護下,約2個步兵營陸續渡海,後續仍有共軍4野41軍121師361團3營、122師與3野27軍的一個團增援31軍272團3營,搶攻八尺門。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天馬部隊長指的是當時陸軍第19軍軍長陸靜澄中將)

副大隊長李厚圻下令集中火力阻擋共軍登陸,擊沉共軍機帆船兩艘。雙方駁火到下午2時30分,共軍主力趁退潮時一舉登岸將近3千人,而傘兵彈藥因分兵掃蕩八尺門週遭共軍與攻堅410高地,加上阻擋共軍登陸下,彈藥已接近消耗殆盡。

當時傘兵堅守八尺門渡口已8小時又30分仍不見陸軍134團前來會師,而原先預定於八尺門附近登陸,側應傘兵撤退的陸戰隊支隊亦沒有依計畫前來。因此當傘兵彈藥不足,使得火力再也無法阻擋共軍一波波人海衝鋒,也連帶使得傘兵防線與傘兵鬥志幾乎接近崩潰。李厚圻即下令傘兵支隊立刻沿410高地以東迅速突圍、轉進西港,主動與友軍134團會師,當共軍一掌握渡口後亦向突圍傘兵進行追擊,使得未作好敵前脫離準備的傘兵死傷慘重。老傘兵回憶對當時新配發的M1卡賓槍也多有怨言,認為殺傷力不足導致無法有效遲緩共軍衝鋒。

傘兵支隊在后林、320高地附近發現戴鋼盔士兵數名,以哨聲連絡才發現是134團友軍。134團在與傘兵會師前與堅守410高地的共軍陷入苦戰,第1營攻擊320高地東南端遇共軍阻擊,導致第1連連長吳宗嶽與第3連連長姚守中陣亡,營長馮應本亦負傷。後來由134團第3營協助第1營攻擊320高地,第8連連長邵啟疆亦陣亡。後來傘兵支隊與134團主力會師,並在第1營的掩護下撤退,此時才終於和聯合指揮部取得連繫。此時傘兵亦接獲新指令,轉進霞湖一帶擔任預備隊協助陸軍攻堅410高地。

胡璉將軍認為,此次行動本為突擊任務,原擬於「一天半」可以解決戰局,鑒於當時戰況,若繼續戀戰,更難全身而退,於是決心撤離。

17日12時,傘兵接獲命令撤往海灘集結,此時遭遇共軍410高地砲火反擊,若干傘兵與友軍被炸犧牲。12時後,空軍F-47機群共出動11批共43架次,攜帶260磅炸彈與5吋火箭對共軍炸射,尤其是機帆船、八尺門渡口與堆積軍用物資,亦向共軍砲陣地炸射,計摧毀大型木船7艘、小型木船30艘、汽車3輛,掩護國軍脫離戰場。F-47則犧牲2架,其中一位飛行員劉壽寅跳傘後輕傷,跟著地面部隊脫離戰場,而另一名飛行員袁鐸則失蹤。空軍在掩護撤退時,也發生掃射友軍,使135團第2連1排官兵死傷。

18日凌晨3時,確認無人遺留戰場,胡璉將軍於凌晨3時50分下令全軍反航。傘兵19日中午從金門機場作飛機返回台灣,實際空降C-46計14架次傘兵,但返航卻只坐了5架,傘兵實際參戰425員,據傘兵當年呈報數字,返航時含負傷官兵170員,此役陣亡183人,失蹤71人。下午1530,5架C-46降落龍潭機場。

21日下午跟22日整天,游擊傘兵總隊召開「東山島作戰檢討會」。總隊長顧葆裕中將訓斥幹部:出發前所頒發的虎旗都失落在敵人手中,你們是幹什麼的,打敗仗不殉職,還有臉回來?作戰幹部都怕死,是革命軍人之羞。

國防部亦奉老蔣總統之命,派人到游擊傘兵總隊視察,要求基層官士兵實情實報。實情實報的報告顯示:支隊長經常不參加演習或跳傘,戰時不能指揮作戰;官兵建制亂調,彼此互不認識,團結性不夠,指揮聯絡不便,造成各自為戰的混亂局面。此外傘兵支隊缺乏衛生勤務部隊之編制,故於轉進突圍時,將一部傷患遺棄戰場。據傘兵總隊當年向國防部回報,列為負傷自殺及墜海溺斃者有41名。

參謀總長周至柔呈閱總統府的檢討報告中認為:高級指揮官決心不堅確,如發現匪在410高地固守,應以主力作徹底攻擊,以期與傘兵會師,不應遲滯行動,陷傘兵於孤立無援。此外傘兵士氣雖旺盛,著陸作戰尤極奮勇,惟幹部缺乏作戰經驗,故對指揮及臨機處置均未達理想。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天兵忠靈祠英靈總牌位(感謝東東會長提供)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天兵忠靈祠忠靈英名(感謝東東會長提供)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東山島參戰傘兵英名錄(感謝劉忠勇先生提供)

1953年7月16日 東山島 中華民國陸軍傘兵作戰史
東山島一役被俘傘兵(轉載自東山縣戰役紀念館)


(圖片轉載軍聞社)
1953年7月16日,487位游擊傘兵總隊的傘兵,從新竹空軍基地這裡搭乘C-46運輸機空降突擊東山島。剛好巧合的是將近60年後,200多位特X營的弟兄扮演假想共軍,搭乘C-130運輸機空降突擊新竹空軍基地。

東山島之役,傘兵一面掃蕩八尺門殘餘共軍、一面攻堅410高地與一面阻擋共軍渡海增援,三方作戰最後落得彈藥不足導致防線崩潰,造成不明戰況者一昧說我傘兵先烈作戰不力,那未集中主力一舉攻下410高地,速與傘兵會師的陸軍,與未依約定在八尺門側翼登陸,掩護傘兵後撤的陸戰隊支隊,加上機群編隊紊亂,搞不清楚空投點使得未空投長天線,使大後方不明白前方傘兵戰況的空軍,最後三者一連串的失誤陷傘兵於孤軍作戰進而孤立無援,被迫自行突圍,他們又該有什麼評價???傘兵支隊達成上級賦與的阻絕共軍增援與掃蕩八尺門殘存共軍、攻堅410高地,卻只是一句作戰不力評價???

東山島戰役59周年前夕,謹以本文向那些不幸戰死的、被俘的或幸運撤退的老鬼們致敬,您們已經盡到您們最大的能力去達成您們應該達成的任務了!

感謝劉忠勇先生(前獨立71旅步1營106砲排排長)、東東會長(空特退協會長)大力幫忙。本文內容轉載、節錄自「中華民國傘兵作戰史」一書與東東會長提供的參戰老傘兵口述歷史。
2012-07-14 13:59 發佈
很詳實的作戰紀錄~
但是並未明言胡將軍[堅持]反對傘兵空降八尺門~~

而且M1卡賓射擊衝鋒匪軍的敘述跟實際狀況不合~~
不管是越戰中的法軍與美軍或現任美國子彈創傷權威的法克勒博士都對M1卡賓在100M內的殺傷力多所稱讚~~
主要理由是[近距離]圓頭彈傳遞動能大於尖頭彈~~
25~50M更是有神奇的效果~~~~




a750828 wrote:
1953年7月16日...(恕刪)


RIP! 勇士們!
冗員丙 wrote:
很詳實的作戰紀錄~但...(恕刪)

關於M1卡賓槍的作戰紀錄,可能還需要國防部方面的東山島專案的檔案解密和多位老鬼的印象映證。亦有一種說法是使用45手槍的作戰人員過多,也間接影響遲滯共軍衝鋒的火力。

jayco wrote:
RIP! 勇士們!...(恕刪)

國人只知道美軍101空降師在巴斯通如何驍勇善戰,卻不知道自己國家也有一支忠義驃悍、勇猛頑強的空降勁旅,在保衛國家的戰場上前仆後繼!豫東會戰時,傘兵與摩托化部隊併編成第三快速縱隊,來回與共軍廝殺爭奪陣地、東山島戰役空降突襲,三面受敵最後自行突圍而出,這還不如101空降師英勇嗎???
I come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ROC Army AirBorne Paratroops 忠義驃悍 勇猛頑強
可以請魏導拍一部東山英雄來紀念嗎?大多數人早就沒什麼國家意識了,應該要學美帝一樣用電影來宣傳歷史.

pat337 wrote:
可以請魏導拍一部東山英雄來紀念嗎?大多數人早就沒什麼國家意識了,應該要學美帝一樣用電影來宣傳歷史.

這種國共對立、政治立場較鮮明的電影,通常投資金主較不願意贊助!反正都被人講「作戰不力」那麼多年了,我想老鬼們也不會在乎電影拍不拍的成!今朝有酒今朝醉,莫待無酒空杜濫
I come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ROC Army AirBorne Paratroops 忠義驃悍 勇猛頑強
冗員丙 wrote:
很詳實的作戰紀錄~但...(恕刪)

報告冗丙大,經一些老鬼回憶,美軍在空降前才把M1卡賓槍交予我方,而且當時空投採人、裝分離,槍是另外打包空投,所以可能也摔壞一些槍導致性能不佳。而且空軍也沒有任何後續空投,使得傘兵支隊彈藥未得到補充,讓傘兵在彈藥不足、面臨共軍持續渡海增援與衝鋒攻擊下,傘兵防線被衝破,傘兵士氣幾乎崩潰。另外,老鬼回憶當時M1卡賓槍射擊槍聲小,也讓共軍衝鋒時無畏M1卡賓槍射擊火網,前仆後繼擁上。
I come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ROC Army AirBorne Paratroops 忠義驃悍 勇猛頑強

a750828 wrote:
報告冗丙大,經一些老...(恕刪)
第一次聽說槍聲小反而不利作戰的

hn1271n wrote:
第一次聽說槍聲小反而...(恕刪)

所以呀,被突擊總隊第二隊的三分鐘火力搜索嚇回去的日軍,一定是見鬼了
I come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ROC Army AirBorne Paratroops 忠義驃悍 勇猛頑強
在東山島戰役沒來不及撤離,被共軍俘虜的戰士,後來有回台灣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