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討論到這個就算是同一條型號的胎 好像都有機會出現產地不同的可能性例如某個尺寸在A國 大於某個尺寸在B國我的想法上是膠質原料跟生產環境有機會出現一些影響?只是不知道實際上是不是真的會這樣有人會依產地來選輪胎嗎?
我是覺得產地沒差。原料、配方都是一樣的,生產設備都是經過原廠認可,品管也是相同的標準,在現在這個自動化生產的流程下,人的因素影響很小。一條輪胎的成本又沒多少錢,沒有哪家大廠會砸自己的招牌去賠償顧客的車損,又搞爛自己的商譽。
同大小/同型號的胎 如果有兩種產地可以選擇的話肯定有人會選產地進胎的貿易商自己也知道這件事,登祿普自己就全進MIJ(但其它國家也有工廠)部份歐系胎也有進德製,有沒有差,我相信有對一般消費者而言至少是消費者看了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