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第一次報名Goodyear Taiwan輪胎試用活動就被抽中。
大概職業屬性加成吧XD

這次更換Eagle F1 Asymmetric 5(簡稱F1A5)並不陌生,
定位為夏季 UHP 高性能街道用胎。
根據固特異台灣官網介紹,主打包含瞬速制動科技、自控煞停科技、側力緩衝科技等。
但我想在PTT、Mobile01等論壇討論與推薦度一直很高的原因,
不外乎是因為這套胎具備極高的性價比。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固特異台灣官網對於F1A5特性的介紹



對照國外輪胎專門網站Tyre Review的介紹
(Tyre Review雖全英文,但擁有豐富的輪胎資訊,實屬做輪胎功課的好網站。)
使用者同樣給予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極高的評價。
在輪胎評測項目,F1A5更是常常在同級胎中排前三。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Tyre Review網站使用者對F1A5的評價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固特異F1A5參與過的同級競品測試

2019 Auto Bild Summer Tyre Test (225/45 R17)為例
F1A5不論在乾/濕地都有優異的煞車距離,在二十款同級輪胎中排第二,
呼應了台灣官網列的產品特性。
另一個特別突出的項目是磨耗,相同測試條件下預期有接近55000公里的磨耗里程,
遠遠超過其他對手。

因此評測者(們)給了以下的評語:
Excellent wet handling with high steering precision, short braking distances, extremely low wear leading to an excellent price / performance ratio.
絕佳的濕地操控與轉向精確、煞車距離短,有著極佳磨耗特性也因此具相當高性價比。

乾燥路面煞車距離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潮濕路面煞車距離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磨耗與預期里程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2019 Auto Bild Summer Tyre Test評測的乾/濕抓地與磨耗項目



駕駛的車輛是2017年的Prius 4代,
當初交車後隨即換上Enkei台製17吋的框SP77,7.5J對應建議胎寬215~235,
身為油電車主,對油耗表現相當注重,
希望透過減少滾阻和胎重量,進而提升油耗,因此選定215胎寬(規格215/45 R17)。

1月底透過Goodyear Taiwan小編聯繫,
到固特異AUTOCARE旗艦店「小李輪胎」竹北店換胎,是新竹一帶評價很好的輪胎店。
一來,網站資訊多且價格透明,
例如計算機,可快速確認更換不同尺寸框胎對底盤離地高度影響,
對想升級輪框又怕磨下巴的車主是一大福音。
二來,店家服務非常不錯
像之前同樣在小李換胎,師傅為確認輪胎是否重量分布不均,嘗試翻胎好幾次,
雖然很麻煩但卻能降低配重鉛塊使用。
這次換胎也在師傅們有效率的分工下,含定位約在1小時完成。
裝胎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動平衡與配鉛塊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輪胎店有效率的分工:裝胎(左)與動平衡(右)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四條極深的縱向溝,有助於排水避免水漂現象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輪胎完工照(驗明正身)
型號F1A5,尺寸為215/45 R17,德國製,1821表示2021年第18週製造,
91Y分別代表載重係數91(600kg)與速度係數(300km/hr),

前方視角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後方視角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雖然純換胎非必要,還是上定位機確認一下



換胎到現在約4週,共累積1200公里的里程,開過的路段包含:
1. 日常通勤:市區與郊區道路綜合(來回20公里內)
2. 山路:115縣道(芎林-新埔-楊梅)
3. 高速:國道

胎壓採個人喜好,冷胎壓前39 psi / 後38 psi的設定,
車上有安裝胎壓數值顯示器,有隨時調整胎壓將輪胎維持在適當狀態的習慣。
來講一些使用體驗:


[新胎抓地表現]

新胎使用的第一個直覺想法:一組性能街胎該要有的樣子
或者應該這麼講,
對固特異F1A5、米其林PS4、馬牌PC6、倍耐力P Zero這類運動街胎來說,
抓地表現好本來就是應該的。

之前曾接受過車輛主觀評價訓練課程,
了解需盡可能在同基準狀態下,主觀評價更具參考價值。
正巧前一組馬牌Premium Contact 6輪胎才使用6000公里左右,就抽中固特異輪胎試用,
有別於過去等輪胎磨到抓地明顯變差(胎紋深度剩3mm左右)才換胎,
換胎前後感受差異自然很明顯,
這次剛好可以在兩組輪胎新舊程度相仿的情況做比較。

單就性能來講,F1A5與前一組使用的PC6都沒得嫌,山路連續彎路都能輕鬆應付。
純以操駕「體感」來說,F1A5給駕駛的信心度又多一點點。
屬於很好上手的一組輪胎。
光是不會因為換胎就得重新適應新輪胎特性,甚至需要改變駕駛習慣這點,
換這組胎稱得上值得了。

相較有些輪胎在乾燥或潮濕路面的煞車感受差異非常大,
F1A5在雨天抓地力也不至於有太大落差,少數幾次行經積水路面也沒有水漂現象。
至於試出輪胎確切的極限性能,那就不在日常使用的範疇了,
恐怕只能在專業試驗場地(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見分曉。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農曆年返鄉遇到下雨,國道上抓地/排水表現仍十分良好


[新胎噪音表現]

Prius只是平價進口車,加上又是掀背車,因此從底盤輪拱和後廂傳遞的噪音一直很明顯。
換上F1A5後噪音仍在可接受的範圍,
甚至在行經國道水泥鋪設等路段,車內噪音還略為改善。

國外2019 Auto Bild Summer Tyre Test評測,F1A5的噪音僅排在中段班,
這點跟實際使用體驗是有一點出入,稍微探討了一下原因。
以本身在車輛工程領域NVH(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的專業來解釋,
噪音用dBA數值表示,其中A代表A Weighting,特別針對1000~6000 Hz範圍加權
但車室內噪音(interior noise)頻率主要分布100~500 Hz,
也因此客觀量測的噪音分貝值和主觀人耳感受有一定程度差異。

雖然仍然跟主打靜肅性的輪胎無法比,
不過以定位操控見長的輪胎來說,F1A5有這樣的噪音已經及格,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不同的分貝數值與加權的頻率方式

[新胎油耗表現]

至於能耗部分,同樣國道新竹台南來回(東北季風,南下油耗較佳)
PC6油耗:南下4.4 L/100 km;北上5.0 L/100 km
F1A5油耗:南下4.4 L/100 km;北上4.9 L/100 km

平常上班通勤的數據也大多落在4.5~5.0 L /100 km,雨天再差個5%左右。
跟前面幾組胎相比沒有顯著差異,也算是及格的數據了。
之後隨著使用磨耗,輪胎會略為減輕重量進而稍微提升能耗。
(所以其實換胎後不少駕駛覺得油耗變差的確是有原因的)



[試胎心得小結]

誠如官網介紹F1A5寫的:
「固特異的頂級全方位輪胎,擁有精準的溼地及乾地表現」,
「並且不會因此而對舒適性及路面噪音妥協」
對我來說重點是後面那一句

以常用的1至10分主觀評價來說,
F1A5在煞車、過彎等性能表現有著接近8分的成績,
不到驚艷,但足以應對100%道路使用情境,是一套相當稱職的街胎。
畢竟一般道路不適合開到極限,又或者要換成UUHP胎(例如Eagle F1 Supersport )才有更明顯感受。
在其他面向也沒有明顯缺點,舒適度方面有7.5分,噪音也有及格的6.5分。

最大優勢在於同級輪胎中價格便宜且相對耐磨
相當適合對操控有一定要求,又得兼顧日常使用,還想精打細算省些荷包的客群

固特異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F1A5) 試胎1000公里體驗

最後再次感謝Goodyear Taiwan提供輪胎試用機會,被抽中真的頗幸運,
當然也可能因為運氣都用在這邊,所以農曆年期間才會2000元刮刮樂一毛都沒中.....

日後就算之後沒試胎活動,F1A5也絕對會是個人心目中或推薦朋友的首選,
而且一查才知道F1A5對應的規格範圍超廣,這又是另一個大優點。

沒意外的話,這套胎應該是Prius最後一套輪胎(預計再開幾萬公里就換車)
到時應該已經推出Eagle F1 Asymmetric 6輪胎,
頗期待F1A6對應電動車開發更低的滾阻與低噪音技術,
之前有看到消息好像2022年要在歐洲上市,希望能早日導入台灣。
2022-02-19 13:46 發佈
超寬大胎溝,更助排水
215胎面,45扁平比,17吋圈
更助提升路感操控...
整體,提升安全安心,駕車信心,讚
F1A5是條好胎,能靜能動的神胎,我目前已經用了快40000公里,目測應該還可以再10000公里!


下一條是想換F1A6,如果還沒進來,那就F1A5再來一套
arron1780

這條用過就有點回不去了,很優秀的乾濕抓表現,目前剛過3萬公里,胎紋還有4.2mm,雖然已經在輪胎壽命中後期,但整體表現還不錯,預計4萬公里應該差不多要換了

2022-03-10 20:21
專業錢大推
下一台想換什麼車 是純電車嗎
身為車友好奇換掉Prius的理由

chandler0227 wrote:
第一次報名Goody...(恕刪)
jjbjack wrote:
專業錢大推下一台想換(恕刪)


Prius最不能接受就隔音啦
動力不足也是一個原因

新車依照開的條件
- 掀背車 (非休旅)
- 車長4.8m以下
- 完整的車道置中
- 不要48V輕油電
- 油電佳(非必要)

目前看起來最接近的就BMW 420i(5AU+軟體算完善的),
或是等Lexus有機會推出類似Prius車格的掀背車。
假如社區大廈管委會通過充電,純電車也有考慮。

不過近期NEE(Non-exhaust emissions)也算滿有趣的一項車輛議題
NEE指的是非排放的汙染

以AIR QUALITY EXPERT GROUP發表的Non-Exhaust Emissions from Road Traffic報告為例,
隨著排放法規越來越嚴苛
其實車輛排放的PM粒子絕大多數都來自輪胎磨耗、煞車來令碟盤磨耗與路面揚塵



說不定以後也會有訂定法規標準來限制輪胎磨耗產生PM粒子汙染
而電動化的趨勢下,電動車又普遍比內燃機車輛重個100~200 kg(主要多在電池重量)
對於輪胎磨耗產生PM粒子這點反而是不利的

再來,電動車少了內燃機的噪音,
輪胎噪音會更明顯被察覺

目前幾家輪胎大廠都有提到開發新輪胎有特別針對電動車
挺好奇要如何在磨耗(PM粒子排放)、滾阻、靜音取得好的平衡
隔音的確不怎麼樣
看有人花幾萬塊說升級感不大
我也在糾結跑5萬2的原廠胎要何時換
可能大部分是高速 胎溝還有4cm以上
要換大概就米其林P4或V552 EGP2擇一

能否請教胎壓顯示器
買過ORO W410但偶爾抓不到後輪
考慮要不要整組換成鐵將軍
又怕比原廠耐用度差
可能還要去原廠消胎壓燈
錢大會建議沿用原廠的比較好嗎


chandler0227 wrote:
Prius最不能接...(恕刪)
jjbjack wrote:
隔音的確不怎麼樣看有(恕刪)


車廠的NVH正規做法是TPA(路徑傳遞分析)
坊間通常沒辦法精確得知噪音從哪傳遞上來,只能貼貼制振墊治標
不過膠條倒是對風切高頻噪音很有幫助

EFGP2比前一代好像更偏重耐磨和抓地,隔音不算是強項(至少官網沒有寫到)
比較新推出的F1 Sport可以考慮看看(剛好最小尺寸是195/65 R15)
固特異在台灣的售價算是相當划算

胎壓顯示,我是用ORO W417盲塞式搭EE206USB充電孔
目前開4年半沒遇過量不到的情況
每萬公里調胎後也很方便重設定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