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歡山賞雪除了雪鏈4輪全上之外 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上合歡山賞雪除了雪鏈4輪全上之外 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氣象報告說 1/26 會下雪。
雪鏈安裝有在家停車場試裝試跑。
不知還須注意什麼?

知道會很塞,打算1/25 睡整天。
上廁所可能是個問題,請問可以在車邊立起廁所帳上廁所嗎?

上合歡山賞雪除了雪鏈4輪全上之外 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2020-01-22 16:2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上合歡山
如果是前驅車型只要前輪裝雪鍊,山上停車場有廁所不過會結冰,小的沒問題大的就...。

會有入山管制,建議你可以選擇深夜上山,毛毯記得帶在車上很實用。

停車休息時不建議熄火一來你會冷爆,再來是因為你的玻璃會在隔天早上結冰導致你無法下山。

當然站在環保的立場如果你有準備好禦寒裝備的話,再準備一桶水隔天早上起來淋在玻璃上除冰就可以安心熄火。

另外暖暖包、食物與飲水是必備的別忘了,不過可以在清境或是梨山的便利商店購買就是了。最後,雪鍊在入山管制點前就要安裝,裝上雪鍊後記得關閉ESP,不要重踩油門與煞車,留意路面結冰現象小心駕車!
住在冰天雪地一陣子了(今天-2度,舒服些) 給幾個建議
1. 沒用過雪鍊,這都用冬季胎(摸起來軟軟的,胎塊深也大,很神奇的)
注意胎紋至少要6/32吋,年紀也不要超過3年,胎壓要注意
2.準備酒精(甲醇或異丙醇即可),當車窗或車門結冰就噴上去
3.事先在膠條上抹上矽油,以防膠條上的水氣結冰黏住車門
4.帶一包沙子混鹽(氯化鈣即可)
5.下山用水沖洗底盤,檢查車輛
6.水箱精濃度一定要夠
7.機油濃度最好要0w或5w的(看溫度了)
8.雨刷水加酒精以防結冰
9.盡量不要開後驅,主要是因為驅動輪上方沒重物壓著,很容易打滑

以上是天天開在冰塊上(真的厚實的冰層) 溫度最低-30度的實際經驗

最重要的是人生安全
鞋子去買爪釘套,頭部注意保暖,手套一定要
Rally Bear wrote:
如果是前驅車型只要前...(恕刪)


感謝分享資訊,賞雪順利完成。


為了你一直都? wrote:
住在冰天雪地一陣子了...(恕刪)



感謝分享資訊,賞雪順利完成。















有做點功課分享:
有一些小小感想與心得分享。

一、冰雪篇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上山賞雪一定要4輪傳動?沒錯。4輪都有動力當然是比較好。上山賞雪但因為台灣的氣候屬於濕冷。台灣屬海島型地形,中央山脈多山但每座山的範圍不廣。所以雲會隨著風力常因為中央山脈地形被切割而不集中容易分散。故偶而會有太陽溫度也會高低不穩定,氣溫會在-5~8度上下。這時雪很容易融化成水。又遇低溫結成冰。導致馬路上會結成易滑"冰面"。另一種情況是冰已被前車輾成"冰沙"狀這有時會填滿雪鏈縫隙,可停車清理一下。最後是"雪狀"。剛開始的積雪車輛行駛是不會滑,積雪到一定的高度會卡到底盤。造成阻礙。

二、車輪雪鏈數量篇
結冰時就只能用雪鏈。有人說雪鏈要用4條,有人說是安裝在驅動輪。其實都有道理。大致來說。主要就是希望輪胎在冰上不打滑。抓地力是一切。一般來說雪鏈不夠。一定要裝轉向輪,轉向輪可以讓你往想要的方向行駛(可控性)。二是雪鏈一定要安裝在驅動輪(移動性)。說穿了就是後驅車一定要裝4條雪鏈。

三、地形篇
再來就是山有高低,上山下山車子重心都不一樣。上坡時車子重心在後,下坡時車子重心偏前。上坡下坡出現側滑偏移。最好是安裝4條雪鏈。(1)前輪雪鏈車上山沒啥問題,下坡時小心後兩輪沒抓地力與前輪搶著下山(現在公路彎處會做外側加高以便於排水與行駛舒適)。專有名詞是: 外軌超高。此時沒雪鍊的後輪就很容易偏。(2)後輪雪鏈車上山如果遇到斜坡盡量保持正向斜坡行駛。就是”稍微”對準高處行駛。這還蠻需要判斷力跟經驗。如果這時冰面已被其他車輛碾出兩條溝,那便可安心一點。遇到下坡時減速慢行低速檔慢慢前進即可。有後輪拉著只要顧好轉向就OK 了。

四、車重與雪鏈形式篇
一般車子重量跟在冰面上下坡息息相關。越重越需要好的抓地力。雪鏈有上基本上操控應無太大問題。越重的車建議使用高密度雪鏈。輪胎越大 雪鏈密度間距最好可以達到至少有一條雪鏈接觸冰面。另有破冰爪、網狀、田字、種種形式。安裝需要注意輪弧的空間,平時就須在家中練習安裝並行駛看看。有異音鬆動可以修正。以免到時上了山又濕又冷。大多數人沒有那心情去忍那低溫。都想快速裝好完事。另外有買絞鍊形式的雪鏈,記得注意有些絞鍊轉起來卡卡的,好裝不好拆。這可要注意一下。

五、安裝篇
雪鏈安裝一定要緊密貼於輪胎。鍊條一定要延展開來。不能有糾結。合歡上最常販售的是網狀包覆性雪鏈。鬆緊帶一定要多拉幾條。破冰爪要朝輪胎外。沒裝好掉落會損及車子甚至煞車油管。。雪鏈安裝好開個幾十公尺,下車拉拉看有無鬆動。沒拉緊的雪鏈,會成為輪胎與馬路間的滾動線。緊貼於輪胎相當於輪胎的巨大胎紋。沒綁緊的雪鏈相當於行駛時輪胎下多鋪了碎石。增加行進難度。故一定要綁緊。

六、差速器篇(四傳 二傳)
你知道嗎?車子從甲地到已地,左右兩輪轉動的圈數是不一樣的。因有差速器的發明,才能解決輪子轉動互相干擾問題。轉彎時內外輪會有距離差。可參考附上的影片。不論後驅車前驅車四驅車,沒有差速器鎖定功能就是會容易刁車。但4WD大多會設計鎖定功能。一般車遇到濕滑路段因為有輪子會空轉。而且動力會全往空轉那邊跑。最後變成有一輪空轉就出現刁車現象。要解決只有換車一途,不然就要大改。另外就是使用適合的雪鏈。讓驅動輪子完全不打滑,那就沒問題了。

七、行駛篇
主要分前驅後驅四驅。加上車子的前後配重引擎位置。加分轎車、貨車、廂型車,發財車。安裝了雪鏈也不保證完全不會原地空轉。出現原地空轉時觀察車子有沒有前進。油門不要加過大。現在車子馬力扭力都很強。加上變速箱的低速檔,應該沒有爬不上去的坡。刁車在上坡處爬不上去,絕大多是輪胎空轉。雪地(冰地)是輪胎接觸的,駕駛人無法直視。這時要多靠點感覺。盡管輪胎空轉一樣要觀察車子有沒有在前進。油門少加一點可以看看有沒有少一點滑動。如果是前驅車,方向盤可以左右轉。一邊酌量增減點油門。撐過一小段濕滑的冰坡,就能避免當了塞車主角了。

差速器原理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C_AJkg2x3M&t=20s


另外分享 從松雪樓往武嶺 二驅行駛影片(傳說中的水晶宮)。
希望對賞雪朋友有幫助。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