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Bridgestone新出的這條Alenza頂級SUV胎主打舒適肅靜,濕地性能以及優異的磨耗壽命,除此之外最吸引我的應是訂價上比起同等級他牌的SUV胎,價格上親民多了. 有興趣的人可詢問一下幾個輪胎行就知道Alenza應該是CP值最高的. 當然CP值應取決於每個人不同的需求,而非以價格取勝. 以我溫文恭儉讓的駕駛習慣而言,輪胎的最高選項就是安靜,舒適,安全,耐磨,價錢合理. 使用到目前為止,Alenza的耐磨性如何因里程數短故尚不得知. 但以我的舊愛Infinity QX4所使用過的Bridgestone Dueler,可達6萬多公里的使用壽命,我想Alenza應該也有相同的水準.
關於安全性,下面的照片是我在換Alenz時所拆下的舊胎,是某C牌的防爆胎,拆下時才看到,當場著實嚇了一大跳.根據拆裝的輪胎行技師,這種脫膠應是外力造成,也就是說壓過什麼銳利的東西.開了數十年的車還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整塊膠面脫落的狀況.我想這應該還是跟橡膠的品質比較有關係.

洗車時發現輪胎側邊有一黃點跟氣嘴對齊,覺得好奇,進而看別人的車胎,發現好像歐系胎沒有這種Mark,估狗了一下,在Mobile01上有車主寫到此Mark是輪胎製造商標示輪胎重量分布最輕的地方,安裝時與氣嘴對齊可以減輕輪胎動態平衡需增加的鉛塊重量.

Alenza有沒有比較省油呢? 根據旅程電腦,高速公路9.3km/l. 因為沒有以前紀錄,印象中以前最多不會超過9.0km/l,只能說比起以前舊胎約省5%左右.

市區的油耗,因各種路況差異太大,實在無從比起,只能說感覺不出有甚麼差異.

每桶汽油的平均油耗6.2km/l,也因為大部份為市區行駛,也說不上有沒有比較省油.

其實Alenza最讓我驚豔的是胎身,軟,Q,但應付超過2噸的BMW X5卻完全不會軟腳. 雖說我不是黃金右腳,但遇上路況允許時,如清晨的高速公路,非假日的陽金,濱海公路,那時血液中的辛烷質濃度會不知不覺的飆高起來. 在理想的路況下,不論高速行駛,降檔過彎, Alenza都能很稱職的牢牢抓住地面. 因從沒遇上需要緊急剎車狀況,但想必停煞距離會一樣優異.
Alenza行駛時所反射出來的輪胎噪音,在乾燥路面時有點黏黏細細的嘶聲,一點都不刺耳,剛換Alenza時曾說過,現在還是一樣,好聽極了. 下雨時則雨水打在車身上的聲+路面積水噴濺的聲音則完全掩蓋過輪胎的磨擦聲音,只需專心注意路況即可. 在此特別呼籲,千萬不要在雨中開快車,不論你的開車技術以及車性能,輪胎有多好,一旦碰上大面積或較深的積水,曾有超跑以及最近的一台Mini,在雨中失控的慘痛例子比比皆是.
從開始開車到現在也曾經雍有過10台轎車,3台SUV,也用過包括台製N牌以及歐系M牌,C牌,P牌以及美系G牌. 在這些品牌中,以Bridgestone用的最多,其次是M牌,其他品牌大概用過一次就再見了. 個人的感覺是M牌最軟Q,Bridgestone則胎壁較硬,舒適性稍差(以同等級胎比),但比較便宜. 而這次裝用Alenza,其軟Q的感覺與M牌已經沒什麼差別,但是價錢划算多了.對於那些不喜歡失壓續跑胎的硬,吵,貴(貴很多)而又不是要常跑工地的車主. 在此特別補充一下,開車數十年,中釘不會超過5個手指頭,而中釘後也因高速胎是慢慢洩氣的,大可慢慢地開到輪胎行補胎. 況且現在汽車保險,信用卡都有附送免費拖吊,萬一洩氣較快,大可利用免費拖吊的服務. 因此我認為Alenza會是最佳選擇.價錢合理,實用耐操. 倘若不是一味追求高性能,而且說實在的,SUV的定位並不是高性能車而是舒適的家庭用車,因此我下一次換胎還是會換Alenza.
行駛了3千多公里,看起來跟新的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