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鋁圈有很多的傷痕 (此非有問題的左前輪)

拆下來的鋁圈與螺帽 (我都沒注意到螺帽有這麼多種不同的,舊鋁圈是 1997 年製造, Inspection 1997)



新的鋁圈是挑銀黑雙色的,這個款式在北部的店沒賣,要南部才有進貨;我覺得搭白色車子也不錯看 (新鋁圈有配新螺帽,讚)。



經過一個星期再檢查胎壓,左前和其他三輪一樣都是約38psi (冷胎壓),下星期回家再確認一次胎壓,應可確認漏氣是否來自鋁圈。

我越來越不喜歡馬牌的胎,因為38psi的胎壓,輪胎看起來還是扁扁的,害我都忍不住去拿胎壓計再量一次;先前米其林的都不會這麼扁,相同的冷胎壓下。

開場的問題來了,我看新鋁圈的配重鉛塊數量各是:8pcs、9pcs、2pcs、4pcs,我就問技師是不是這個鋁圈的品質不好,怎麼會用到8pcs & 9pcs的鉛塊?
技師回答說,因為輪胎的平衡點和鋁圈的不一定會剛好 match,要看運氣;運氣好就鉛塊少點;反之則多點,請先進指點一下是否這個說法為真?
我記得新胎會有小紅點或小黃點來對準氣嘴的位置,我的胎因用了一段時間,所以找不到紅點了;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