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BMW e46 330i (M54B30直六引擎)實裝日本製日東Nitto NT830尺寸225/45/R17/94Y輪胎四條(統一輪胎品質分級體系UTQG:Treadwear 280. Traction AA. Temperature A.),行駛200公里後第一次分享個人心得:
● 乾地抓力:8.5/10(滿分10分):比前一套CSC3性能胎並不遜色。
● 溼地抓力:9/10(滿分10分):因應最近的暴雨及半濕路況都表現極佳。
● 寧靜度:9.5/10(滿分10分):110公里以下只聽見BMW直六的自然吸氣甜美聲浪。
● 乘坐舒適(Q度):9.5/10(滿分10分):家人(特別是太太)非常滿意,我也不用再以「路感夠硬才是跑胎」來自我催眠了。
● 耐磨:新胎未知,容後回報。
● C/P值:9/10(滿分10分):同樣價格區間買真正的日本製精緻品質,我應該不會再買大廠名牌但是在東南亞製造的輪胎了。
新胎使用結論:不愧為日本製的精緻品質,令人驚喜的乾濕抓力與寧靜舒適均衡表現,與BMW330i非常匹配的精緻好胎。
以下是落落長的內文:
車主:天龍國中年上班族、個性龜毛但不是奧客、太太一個、小孩兩個、年輕蠢事包括騎追風(山葉檔車)在屏鴨公路飆過140km躲取締、駕911在國道森口上坡飆180km躲取締、駕奧迪渦輪車在新建好的國道陪兩台GTi測試150-200的再加速、以及多次近郊中指山放空…。最近幾年輪胎使用過:CSC3(圖一)、PS3(一套法製一套泰製),目前車上的避震器是Koni FSD,煞車是正保時捷的多活塞卡鉗、陶瓷來令片、配土城雷公的打孔碟盤。

圖一:使用中的CSC3,個人認為是適合BMW的性能好胎!

圖二:CSC3已磨到接近安全指示,後期濕抓衰退明顯,噪音還能接受,比PS3中後期的胎噪好的多。
鑑於車上輪胎即將磨完(圖二),所以開始做些功課,尋找適合的下一套胎,候選者包括:
1.CSC5德製:個人對CSC3的感覺不錯,所以後繼胎CSC5德製是第一優選。
2.PS3:從法國製用到泰國製後,PS3變成了個人候選胎「永遠的第二名」,因為「產地不同真的有差」,還有磨過2萬公里之後的噪音實在不想再被折磨一次。
3.其他:如PSS、F1A2(以上太貴)、P3ST、T001、或者網路上販售幾條生產週期於2011年的逼近過期胎、以及幾條價格十分「小確幸」的左岸胎(胎紋很像名牌跑胎但口碑卻是溜冰鞋)。
在性能(等同安全)/寧靜/價格/品質的反覆過濾及刪去法作業下,最後的選擇題是:CSC5德製逼近過期胎vs P3ST泰製胎 vs 日東NT830日製胎。前兩者的評價及口碑已不必贅言,大家自己都可以爬文,唯獨日東NT830這胎的評價很少,算是十分冷門的胎。在反覆交叉詢問過兩家做雙B輪胎非常有名的老闆肯定、解說及推薦後,我決定試試這套日本製的性能靜胎。
以下用幾張照片來說明NT830初見面的第一印象。

圖三:Nitto NT830 225/45/R17/94Y 驗明正身

圖四:從INVO進化而來的胎紋,非常獨特的設計及精緻的刻紋令人一見難忘!
(有位美國輪胎網站的評鑑報告,說INVO神來一筆的胎紋,靈感應該來自星際大戰的X型戰鬥機)


圖五:胎壁緊實,初次指壓感受以為又是多數跑胎的硬實路感,上路發現Q度十足。

圖六:統一輪胎品質分級體系UTQG:Treadwear 280 Traction AA Temperature A

圖七:日本製造!像汽車輪胎這種傳統+污染產業,能用「合理價格」買到一絲不苟的德國人或是嚴謹做事的日本人來製造,請相信中年車主用過很多套輪胎的經驗:在品質層面你是絕對不會失望的。

以下是拆胎、裝胎、(含氣嘴平衡)、四輪定位的標準作業流程:

圖八:拆胎:CSC3功成身退。

圖九:底盤健檢,有發現、討論、建議,但是沒有任何強迫推銷。

圖十:優力膠鐵套:BMW必用好物!提供比原廠更韌更直接的手感。

圖十一:日東NT830正式進駐!

圖十二:很仔細的平衡。

圖十三:有一輪鋁圈平衡數據不佳,師父決定調胎。

圖十四:調胎180度,重做平衡後OK。這才是專業與服務。


圖十五:扭力板手確認!

圖十六:百世霸5000型四輪定位。

圖十七:四輪定位數據初讀取。

圖十八:開始約40分鐘的定位、試車、調整、再試車及交車!
第三部分 試車
如果您傷眼費力的看到這裡,我要再強調一次:這篇分享文是中年老哥我人生的第一篇分享文,我既不是部落格寫手,我也不想擋人財路。我只是過去看了很多分享之後,一時興奮也來篇貢獻。
「試胎心得」這種文章,應該是輪胎公司、專業汽車雜誌編輯、或是美國、日本、歐洲道路安全協會等利益團體或公正團體的專業評估。至於以下的試胎心得,就是我個人的心得,不論您是拉力冠軍、山路狂人、國道殺手、正義魔人、廠商打手、鍵盤車神或是網路酸民,您的負面貶抑意見我請大家都開心的笑笑,我也沒意願來打嘴砲。
我的試車路線,是在凌晨一點家人全部熟睡後,冒著生命危險溜出家門(開車並不危險,「已婚男人深夜溜出家門」最危險!),從新生南路、辛亥路、國道3甲、國道3往北、再接國道1往南、從建國高架下國道、建國高架下辛亥路羅斯福路口經迴轉道再上建國、循國1、國3、國3甲原路再回到新生南路。
嚴肅的說,我想分享的是「真正很實用」的心得。新生南路及辛亥路是台北市路平專案剛鋪好的馬路(2014年8月),這是日本胎最像在日本國內行走的城市道路環境。我試的是市區道路的靜肅性及好路的手感。國道除了沒有人孔顛簸,這段路的路面也有剛剛鋪好(汐止段)及路面老舊(國1往南下建國高架之前那一大段)的混合路段,可以測試高速循跡、減速、交叉變換車道、靜肅性等駕駛手感及舒適感受。建國高架則是在時速80公里左右會一直產生令人不適的「伸縮縫彈跳」,這些都是很實際的台北市路況,不管你開什麼車、車上坐的是誰、都會碰到這些路況。
至於為何路線及方式不是台北市郊中指山計時?北宜公路盲彎賭命超車?或是南下大鵬灣測單圈?嗯…家裡有兩個可愛寶貝,那種事就交給年輕弟弟們去吧,我這輩子蠢事的配額已經用完了!
● 乾地抓力:8.5/10(滿分10分)
NT830的乾地抓力,與之前的CSC3性能胎無分軒輊。高速循跡、交互換道反剪、以及在國3接國1的大S型匝道高速通過,都給人高度的操控樂趣,對我而言,這個路程讓我非常享受BMW的性能及操控表現,但是能將BMW的高速巡航的優異表現盡情發揮,這就是NT830的功勞了!
至於這麼優異的表現為何不給10分?坦白說,我心目中以及我做的功課中,似乎我從來沒用過的PSS/CSC5P才應該是10分的得主,PS3/CSC5(都是Traction AA)應該是9分,而標榜寧靜性的輪胎如P3ST、T-001,Traction抓力等級都落在A,而日東NT830的抓地等級是與PS3/CSC5一樣的AA,所以我給了它8.5分。從實用(非玩命競技)的方式來說,NT830與我過去使用的CSC3並不遜色,在試車過程中,我並不感覺我犧牲了抓力來交換寧靜或耐磨,所以我給它很高的評價。
● 溼地抓力:9/10(滿分10分)
前兩週台北市下了幾場午後大雨、我刻意在大雨時出門跑了國1、建國高架、州美快速和一些市區道路,我對NT830的溼地表現非常滿意,從路面積水的破水、或是大雨、小雨、毛毛雨帶來的濕滑路面等三種溼地狀況下,都有極佳的循跡性,讓我在雨中維持高速巡航信心十足。簡單來說,它在新胎時的表現比我用過的CSC3、PS3都要更好。坦白說,我很想在溼地抓力給日東10分,但是因為我的測試不夠久、不夠極端、我也不想玩命,所以我給了它9分。
● 寧靜度:9.5/10(滿分10分):
我知道時下輪胎的科技趨勢,都要顧及「靜音」,因為靜音是車主和乘客一個很重要的體驗,行車噪音也是都市生活品質及環保的新評估基準,在我換上NT830之後,我立刻發現了過去沒聽到後輪所產生的輕微滾動異音-經查修後更換了兩個後輪軸承、以及整理了差速器,完成後我在前述深夜間的試車路線中,市區路平專案的新馬路上幾乎聽不到胎噪,安靜到不可思議(原來日本人裝上NT830在日本高品質道路開車竟可以有這麼優質的體驗,這種用日製胎在台灣開車,只有行駛在路平專案道路,你才會體會到的日本的原始體驗),高速公路在120公里以下的噪音,也抑制的非常優異。簡單來說,那一趟國3到國1的夜間巡航,120公里下我聽到的只有M54引擎甜美的聲浪和e46的前擋及鏡子的風切聲,基此,我對日本製輪胎的靜音控制,給予最高的評價!
● 乘坐舒適(Q度):9.5/10(滿分10分)
全體乘員的舒適度,一般輪胎很少提及,這是中年男人(先生兼爸爸)在生活上很實際的一部分。BMW配上日東NT830除了提供給我(車主)極佳的操控感受,它的Q度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體驗。過去我在考量家人的舒適度下,將避震器從很硬的Koni黃金版換為比較韌的Koni FSD,這次NT830在市區行車,不論是壓過無數的人孔蓋、建國高架80公里通過伸縮縫,都有非常好的Q度,它除了乾濕抓力完全夠用、寧靜度破表之外,匹配搭載Koni FSD的BMW三系列,讓家人感受到歐洲車的韌性好但不死硬的舒適度。太太原本給的是10分,我修改為9.5分,遮掩一下我過度禮讓及寵愛太太的特質。

結論:
在這個價位區間,如果你跟我一樣屬於務實的上班族,既不願花3K穿左岸溜冰鞋、也不追求6K以上的高單價跑胎,但也不妥協於安全、性能、產地、品質、寧靜,那麼日東NT830是一條正日本製造,充滿日式精緻感、也提供性能、寧靜及舒適、全方位都很均衡的好胎。希望經由我的分享,能讓大家有更安全的用路環境,以及更愜意的駕駛品質。
後續:5000公里再繼續分享。另外,無意得罪任何人或廠家,不好笑的幽默請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