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真的下定決心換輪胎了,吃胎嚴重,都漏線了 (再不換就要爆胎了)




1992化油福特嘉年華Ford Festiva ,他剛滿20歲,跑了26萬公里,陪我南北征戰大半個台灣,也是我每天上班通勤的好夥伴,跟現在路上的車子相比,他很不起眼,但對我來說,他是我人生的第一台車,第一次總是值得紀念與珍惜的吧? 前幾年開上武嶺的照片~那時只有3AT,爬上去還真是拼啊….


相處六年以來,讓我學習到不少汽車的相關知識,前年到男人的菜市場”買菜”的時候(殺肉場、凱汰場),巧遇報廢的同款老嘉,而且是手排的,套件完整,經過"高人指點",讓它器官移植遺愛人間,我的老嘉從3AT,進化成為5MT,不僅油耗從13km/L進步到現在的16~17km/L?重點是,手排樂趣多,再爬一次武嶺,應該也更有把握了 :D (只要不塞車)

腳上這雙鞋子:國產 Maxxis MA-P1, 沒暴過胎也沒中過釘,運氣真好,但畢竟是耗材,三年近五萬公里的陪伴,胎紋也差不多到安全線了,也該是撥預算,來幫老朋友換雙新鞋子的時候了


大家都說老車換便宜的就好,新古胎我也換過,就是少了點爽度,天天都要用車,腳上的鞋子還是想買新的,買好一點的,許多網友給些建議,既然還要再開幾年, 這次就讓他穿好一點的鞋,犒賞他這些年的辛勞吧!對他好,也是對我自己好,不是嗎? :D
身邊有些長輩與同學,對米其林這牌子總是死忠得很,印象中是個比較貴的牌子,還真的沒有用過米牌的胎,透過推薦,到了內湖的馳加汽車服務中心,這店還真是大!跑到馬路對面,都還拍不下這家店的全貌。


進出的車輛絡繹不絕。一台接著一台。
還好事先預約了,一到現場就有位置,服務的技師相當客氣,一台車至少兩到三位技師同時處理,他們一直問我要不要進去休息室喝咖啡吹冷氣,不過我比較好奇,想在現在偷偷看他們在幹嘛。



咦?不是說換輪胎而已,怎麼把我的引擎蓋打開了,還把車燈都檢查了一遍,還拿出一些儀器設備檢測,包括電瓶內阻與電流值、煞車油沸點、水箱冷凍液,還補了雨刷精,雖然這些都是我經常在注意的項目,但電瓶狀況與煞車油沸點這種需要設備的,我就不能自己來了,電瓶狀況不錯,但煞車油兩年多沒換,沸點太低了,只有攝氏152度, 後煞車皮好像也光了,難怪上次跑武陵農場下山有點煞不住,換!


整個檢查過一遍,給了一份31項目的檢查清單,根據技師表示, 這是馳加的標準作業流程,不僅是換輪胎,也順便作基本的車況健檢。

好像有人對我揮手,喔~ 原來是新鞋子來了,「Michelin Energy XM2」,由於老嘉年華腳太小只有13吋,只能裝米其林XM2 165/65R13,翻了翻DM,原來這是米其林的入門舒適節能轎車胎,尺寸從13吋到16吋都有。


翻了一下店內有關XM2的介紹, 從圖表跟解說可以清楚看到產品定位與特性,強調安全跟省油高里程,看起來還不賴。至於有沒有這麼神奇,待我跑跑看就知道摟 :D


雖然是入門胎,但是看起來好像也蠻威的,是吧?尺寸從最小的13吋到16吋都有,可以cover大部分的中小型車。
拆下來的舊胎雖然胎紋還有,但溝深已經不足了,而且前輪吃內側嚴重,更可怕的是,前輪的內側胎皮都磨到露出線來了,再開可能會暴胎,感謝老天,還好我今天來換胎了,我過年才到處趴趴走,好在沒掛在武陵農場回程的路上…
快爆胎的舊胎,吃內側嚴重,都漏線了!換的真是時候啊!


這家店的動平衡機現場就擺了兩台,一台可以買國產車,還有三台拆裝輪胎機,其中一台還是防爆胎專用(PAX) ,因為這種胎是有內胎的,拆胎機完全不一樣,一輪拆裝就要工資一千多~ 都快要可以買我一顆小輪胎了,可真是長了知識啊 :D

器材除了場面還是場面~ Hunter GSP9200動平衡機,可以買一台國產車囉
(酷酷少話的技師大哥說他很不習慣被拍照,不過跟他請教輪胎保養的事情卻說個沒完)


順便裝了TPMS無線胎壓計,一次工省錢保平安。舊鞋一下子就脫掉了,技師拔掉配重,清理內側(其實還亮晶晶的),放入胎壓sensor與氣嘴,裝上新鞋。由於我還有做煞車油更換,待煞車油舊油抽出,新油倒入抽出分幫真空,後股煞車皮更換完成,新鞋子就可以上去了。




鞋子穿好還沒結束,要上定位機,由於老嘉前輪吃內側的問題,上3D定位機調整前輪,說實在的,這台車以前在別的地方都是偏滑板矯正,還真的沒上過定位機咧!透過紅外線3D定位,重新矯正前輪,由於這車可調的不多,後輪又是扭力桿拖曳臂懸吊沒的調,所以很快就弄好了。



為了確認施工品質,技師開出去試車
技師:「這車開起來真安靜,都不像老車會有一堆雜音」,新輪胎Michelin XM2當然也有貢獻摟~ (被稱讚還是很開心的)
花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完成了換胎的程序,還順便保養了煞車系統, 他們專業又熱心的態度,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精緻的換胎經驗。不過這米其林寶寶總覺得哪裡怪怪的…是因為黑色的口紅嗎?

隔天,為了讓老嘉測測新鞋XM2,上了陽明山,從仰德大道一路沿著陽金公路到達金山,再走國三回台北,新胎塊可能本來就比較軟,好像懸吊升級一樣,而且安靜許多,好似車的隔音升級了,音響可以開小聲一點,山路過彎也比起之前更為舒適。

由於原廠宣稱XM2比起上一代XM1減少了8%的滾動阻力,減少了1.1%的油耗,輪胎壽命可用里程數增加20%,用在我的20歲手排老嘉,用五檔可以在市區以時速40km/h前進,轉速才一千多轉,看來滾動阻力小的確有反映出來,起步輕盈,聽不太到胎噪。如果真的能提升20%的里程,又可以享受更舒適安靜的行車品質,其實付出的代價並不會太高。
過彎與壓到減震條的回饋變Q彈,碰撞聲音變小好像悶在裡面,我猜XM2的胎壁本身就先吸收了地面衝擊與降噪,營造出底盤升級的錯覺,在過彎轉向的部份,感受也與之前不一樣,胎側似乎也有阻尼的設計,分攤了懸吊的負荷,不僅是直線行駛路感或彎道指向,提升效果明顯。


在雨天濕滑路面,也能感受到XM2的舒適與精準,對於馬力不大的小車,順順開很夠用了。
第一次感受到米其林產品的不同,這只是一條米其林的入門轎車胎。
身邊的朋友開休旅車也用米其林Latitude休旅專用胎,用習慣都回不去了。聊起我用米其林的經驗,開CRV3的朋友在換胎時也有感受到差異明顯。
這四條XM2新胎用在我這台1300cc,馬力不到70匹,車重900KG,最大扭力12kg-m/3500RPM,五速手排的變速箱上,由於滾動阻力變小,時速不到40km/h可以用低扭力的五檔(齒比小於1)定速前進,時速三十可以用四檔,轉速都不超過1500RPM,空檔滑行距離也變得更遠,起步需要的轉速也比較低,轉速1000RPM就可以全放離合器起步,相信這是米其林XM2的低滾動阻力,所帶來的舒適體驗。
就期待接下來Michelin XM2的省油表現摟~
以往碰到舊的柏油路面,總會有規律的振動噪音回傳到車內,裝了新的XM2之後,從地面回傳的路面噪音被吸收掉,有一種隔音變好的感覺,音響也可以少開一格,比花錢做車內隔音還有效,整體來看,多花這一點費用作整體的安全與舒適的提升,又能延長使用公里數,同時更省油
老車不死,遇見米其林! 過彎更流暢、排水性佳,胎噪低,並且吸收路面撞擊。接下來又能每天愉快的奔跑了。
後記:
聽老闆說米其林在三月中還有一條經濟省油胎改款要引進,是強調更節能更舒適的胎款,應該就是Energy Saver+了,只可惜好像沒有老嘉的尺寸。
有聽說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