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換MS800(2025/55/16),現已跑五萬餘km,預計六萬km換下(目前仍有4.2mm)。
老實說,當了爸之後,右腳封印很久了,平常開車也很平順(高速佔80%),
希望接下來的胎,一樣能用五~六萬km,價位在MS800上下,
也希望能安靜,省油,抓地力(乾或溼)至少等於MS800或高於吧…
其實也有考慮一樣用MS800,但人總想試試新的,
目前中意XM2,朋友推FD2(但另一朋友自已使用是二~三萬後變吵),
這價位附近還有其他選擇或建議的嗎??
有用過上述輪胎的也請分享一下經驗。
謝謝
2013/10/23更新
最近看到自已的文章又浮上來,就再來分享一下「個人」的心得....
去年八月中換了GR90(205/55/16),和MS800不同的店家,價錢還比較便宜
到今天為止,已經跑了約37000KM,
當初一換上時,很輕很好轉,感覺相當不錯,安靜度覺得差不多,但抓地力和排水有比顯的提升。
到一萬KM時,嗯嗯,還是覺得不錯,有安靜,抓地力和排水仍舊比MS80有信心很多
到二萬KM時,嗯有感覺比較大聲,感覺變化比較大,有感覺輪胎有變硬的感覺
到三萬KM後,讓我有點想起以前裝GR80的初期的感覺,輪胎行駛感覺變硬了、聲音也大了...
是不是普利司通的輪胎調性都會變的比較硬呢? MS800從頭到尾的聲音差不多,都安靜~~
當初查到TW是260(MS800-TW320),以目前的磨粍程度來看,應該可以跑到55000KM或更多,
本來還想說這MIT、大品牌、等級高、又便宜的輪胎下次還要再用,
但也許下次會變節,會想試試米其林了...
結論:GR90比MS800

2014/06/25 更新......
同樣的,最近又看到自已的文章又浮上來,就再來分享一下「個人」的心得....
目前這台車連同原配輪胎,順序如下:B250、MS800、GR90、SAVER+
上次更換GR90時,一開始除了已知的磨粍指數260較差外,再來就是怕後期胎噪的問題,
直到四月時,因為某一輪磨粍不均而整組換下,那時的使用里程是51xxxKM,
若非那一輪,至少跑5.5萬是沒問題的,也達到我一組胎至少跑五萬的基本要求,
而胎噪在三萬KM後較有感了,但想一想也還OK,畢竟這胎整體而已,滿平均的。

因為以前用過PRIMACY,留有好印象,考量到耐磨、省油、抓地力和寧靜,這次就上SAVER+
到目前也跑5000KM多了,來說說感覺,就以上一組GR90來作對比:
早在更換前,就在好市多按過SAVER+的胎壁,好軟,比PS3、3ST都軟,
大概是全場各廠牌最軟的,心想這一定舒適了,反正設定這組胎是順順開,
當初換上時,四輪胎壓36psi,安靜軟Q,但好像沒有剛換上GR90那種輕盈的驚豔感,
但坐在旁邊的太太卻有明顯的感受,覺得安靜又舒適。

馬上上高速公路回家,嗯嗯,放油門會滑、聲音不算很安靜的胎但可接受、抓地力也有延續,
但開著開著,我發現一個情況,當初在好市多按壓胎壁的困惑出現了,
有著舒適感是沒錯啦,但由於胎壁較軟,過彎的信心度對我來說嚴重不足.....
它是有抓地力沒錯,但那樣軟調的感覺,可能還不習慣,遇到變換車道在軟時,會小小的不安,
再來過彎時,磨胎的聲音會比較明顯,
本身車上有TPMS,這段期間以來一直觀察胎壓的變化,嘗試找出合適我的胎壓,
加上我有米其林12262的打氣機,約三週前將冷胎壓調整至38psi,
可能適應加上胎壓提高,目前有比較感覺到安心,但這樣的胎壓在某些不良路段時,
卻也出現車上未曾有過的異音,看來最佳數據還沒出現,看來還要再調整調整。
結論:
那時在安裝時,跑了二間換過的輪胎店,都異口同聲的說,差不多價位,
換SAVER+不如換馬牌CPC5,可能同樣是矽膠胎的關係,CPC5按起來也很軟....
磨粍指數較差、抓地力沒多太多、胎壁感覺也軟的情況下,我沒選CPC5,
再者身邊幾位同事朋友也都陸續換上SAVER+,也給我正向且良好的回應,所以我選SAVER+,
現在我和我自已說,這條是綠能胎,省油、能行駛里程較長、米其林的軟Q舒適,
就真的順順開吧,看能不能再找回往常的感覺。
PS
1、這次換SAVER+也有考量換3ST,但SAVER+比當初換GR90貴700元,而3ST又比SAVER+再貴700元
2、本來想SAVER+ TW400,以我而言,應該能跑6~7萬公里了吧,結果這組胎的二個後胎分別在跑1600、4000KM時陸續紮釘,有一個位置還滿無解的,我太太笑說,這組SAVER+是「吸釘胎」嗎?

若無法調胎的話,我看我的6~7萬KM大夢應該就沒望了......
3、我的是205/55/16,台北換的
4、目前還沒在這組胎上找到滿足點,似乎沒有上組GR90滿意,不過GR90要停產了,也許下次直上3ST或CPC5吧

2016/06/24 換胎更新....
上次換的SAVER+,在這二年二個月中,共開了67465KM
一開始這條胎,過軟的胎壁讓我適應了一陣子,但知道它變形的程度之後,倒覺得這胎不錯。
我是跑高速居多的,輕快的感受、有省油一些些、滑的比較遠,這些都是明顯可以感覺到的,
沈穩的聲響、軟而帶Q的表現,都是和GR90有很大的不同,反而比GR90還敢開快,我愛上米其林了...
後期因為正常使用的磨損、破水性降低,加上跑6萬多,也夠本了,就來換吧。
我想市場上賣的好也不是沒道理的,加上產地大都是歐洲的國家,這爽度是有加強到信心的.....
這次換胎時,考慮了三款:SAVER+、CPC5、P3ST
SAVER+:會想再用,不過性能若能多一點、行駛再安靜一點、不要那麼容易吸釘

CPC5:沒用過的都會想用,特別是當初是覺得它的胎壁好軟、沒安全感而沒選,但同樣軟的SAVER+都用的嚇嚇叫了,等級更高的CPC5當然再次列入考慮,有更好的性能、更安靜,但這次讓我再度放棄的是磨粍。問了使用的朋友和不同店家,答案都是行駛里程數較低哦。很可惜,不然這次這條,有更高的等級、有更好的性能、有更安靜的表現、連價錢變的比較實惠了,殘念.....
看到這就知道,我這次選了一樣米其林的PRIMACY 3 ST
在換胎時,P3ST的價錢已經和SAVER+、CPC5等差不多價錢
產地是大陸是變便宜的原因之一,老實說一開始的感覺是變差的,
畢竟世界工廠,連IPHONE也是大陸作的,應該要相信大品牌的QC
這次透過同事的介紹來到新北泰山的店家作更換
胎紋和原本的有所不同,最明顯的是胎溝從三條變成四條,我想排水能力一定更好,
依米其林的分類,P3ST的等級是比較高的,換完一開出去就有感覺到不同,
更沈穩的聲響、安靜的部份倒是還好,米其林新胎那種粘地的感覺也很明顯,
在龜了幾天行駛了幾百公里之後,它真的和SAVER+有很大的不同,
安靜、胎壁支撐強、抓地力更好,能有比SAVER+更有信心的操控,這次的換胎比上次更滿意,
期待後續的表現也能更好
2018/9/5,至今已二年二多個月,目前行程數已來到6萬8千多KM,已超過上一條台的里程數
P3ST目前已有跳花的情況,胎痕仍算深,估計尚可行駛一萬KM,但聲音和跳花感受已有萌生換胎的念頭...
米其林的PRIMACY 4、PS4是這次考慮的目標之一,
用過米其林感覺回不去,朋友也說用過馬牌回不去,我想用過好胎的感覺都回不去......
馬牌的CPC5一樣考慮,近二次換胎的這二間店都招牌改掛馬牌了,馬牌拓展和經營市場的決心好有感啊.....
最近新出的CC6,主打「特殊貼地膠料配方,更好地適應路面,大幅降低輪胎跳動的不適感,提升駕駛與乘客最佳的舒適性」,也正中我想要的感覺,安靜和更好的磨粍表現看來是可預期的。或許過一陣子就會有不少的試胎心得文章可以參考,到時再來分享這次換了什麼胎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