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nibal Lecter wrote:
不知道樓主做了什麼...(恕刪)
這跟動力沒有太大的關係
只要進彎速度高,推頭.....加上胎壓不足讓胎壁產生折胎....胎壁就處在這種一面往前滾動,一面側向拉扯的狀態
如果駕駛刻意提高進彎速度,提早打方向盤,車子會滑的更久&更遠....(但圈速應該會慢很多)
若非製程因素,胎壓設定應該就是主因
賽道上為了提升抓地力,[適度]降低胎壓本是合理行為(加上劇烈操駕,胎壓本來就會上升更多)
但小弟以為,應該還是要配合每條輪胎本身設計的差異性去做調整
以215/45/17的胎來說,胎壁高度不算低,本來就會有較大的變形量
可是吃到這麼多胎壁....應該提供不了最佳的抓地力(接地面 VS 胎壁本來就是完全不同的配方)
如此一來,就違背了一開始降低胎壓的根本目的了
至於樓主提供的RE003照片,大致上看來,胎壁並沒有吃到跟F1A3一樣多
(兩顆胎荷重係數都是91 Extra Load)
應該是跟B牌胎壁一向很硬朗有關
只能說,賽道上,胎壓的調整真的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各種主觀(胎本身配方,設計,),客觀(天候,溫度,賽道柏油摩擦係數)因素太多,還有動力,驅動方式,車手習慣等等
牽一髮動全身.....
真的不是隨性的降低點胎壓就可以搞定
唯有經過不斷的測試,才找得出最好的搭配.....
等等看原廠怎麼回覆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