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賤駒足下也穿195/55/R15泰製胎,
已使用里程約5萬KM(大概是在12萬KM左右換的,目前17.5萬KM),
距TW(即磨耗指示限凸緣)位置約剩3mm,打算看看能不能撐到8萬KM(車輛總里程20萬KM)再換!
有關輪胎內外側或左右輪磨耗不均的原因,講幾個供大家參考一下~
1.不管左右駕方式,其道路設計多為中間(內側)高外側低之微傾斜,其目的主要是便於排水;
即使在直行狀態下,左右兩輪的受力亦不相同
2.大部分的車輛主要為FF(前驅車)且驅動軸左右不等長;
所以,入檔起步的剎那,左右輪除會有些許不同步外,受力亦不同
3.懸吊型式不同,當避震器拉伸或壓縮時,輪胎與地面接觸的角度就會不同;
ex.麥花臣:Camber角會跟著跑,伴隨著與地面接觸的角度亦會跟著變,內外側受力也就不一樣了
4.開車的習慣或路段;開車不smooth的人,上述的影響程度會加劇,ex.懸吊幾何為求安定一般在剎車時會成TOE IN、
轉彎時輪胎外側受力大(即不對稱花紋之用意)...當然,如常開山路或喜歡側頃很大地轉彎,那就更不用說了
5.乘載的人數;ex.經常一個人開車,車輛左右荷重就會不一樣,自然輪胎受力也會跟著調整
6...
ps.在這不景氣的年代,能省則省啊!
(偶的前剎車PAD&電瓶&離合器,從新車用到現在快7年了還沒換,不知道能不能陪偶到10年啊!)
換PP2跑一萬公里時胎皮好像沒啥磨到,我還以為這條胎大概可以跑四萬,誰知越磨越快,預計也是大約兩萬買單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輪胎前後對調第一次後,前輪胎比後輪厚的多,跑一趟北宜礁溪-坪林段,居然前後胎皮變一樣薄(雖然推的很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