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出生地很重要?大陸、東南亞看使用經驗好像真的比較差?

Biggest King wrote:
實際上就是很標準的程序,不要把工業製造看得很了不起。.........(恕刪)

練鋼也是工業標準程序,怎沒見到中鋼生出一級鋼料?

如果中鋼是沒砸錢買一級設備,那對面有的是錢,買原料買機台買人才都不是問題,為啥國際上沒見到軍武鋼料都是中國製的?

不要把代工那套想法套到所有的產業上。
國際大廠當年只釋放出製造流程給台灣,不代表整套流程只有這些,只代表「你只需要知道這些」。

標準流程不是上帝訂的,是工程師設計的,這沒有標準解。不同的生產目的會有不同的調整,細節在這裏頭。
在德國生產和在泰國生產,100000%不可能是同一個生產目的。
越盡責的工人能夠執行越細緻的工序,最好泰國工人的素質也和德國一樣啦。

kawabankw wrote:
1.所以不同車款、不同輪胎尺寸、不同輪胎產地
這立基點要比對誰比較不耐磨,應該無解吧?
但兩條都太耐磨,是不是可以考慮換一下(恕刪)



哈,原來您誤會了
您可以去看我第一次回的時候
我寫的是泰國PS3和義大利PS3都"不怎麼耐磨"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很在意出生地的話
教你一個方式
讓車廠幫你做品管
雙B等歐系進口車,大多是德國馬牌輪胎,大馬力的性能車大多是CSC5或者有些是PSS
馬力中等的房車,大多是馬牌CPC5
比較大眾品牌的柴油車,主要訴求是省油的,一般來說是馬牌CEC5或米其林saver+

為什麼雙B不用台灣製或東南亞大陸製造輪胎,這一定有他的理由

假如偏好日本進口的
日本性能車,例如WRX,我記得是用Dunlop(歐洲製)
假如是節能車,例如進口的油電車,應該都是用Yokohama(日本製)

車廠不是笨蛋啦,我相信原廠胎量這麼大,價格一定可以談
台灣製或東南亞大陸製造輪胎他們要用肯定可以拿掉超便宜價格
那為什麼不用呢?
為了省那一點點錢,打壞高階產品的口碑不值得阿

但售後服務市場不一樣
廣告做得好,成本壓低,利潤變高,反正消費者也不懂這些事情
當然能省就省
但前幾大品牌輪胎廠的高階胎或者跟汽車品牌長期配合的輪胎通常都還是歐洲或日本製造
為的應該就是不要讓車廠的採購或品檢挑毛病

kawabankw wrote:
不過大致爬文後比較訝異的是進口胎部分
瑪吉斯和南港還有飛達輪胎我一直以為都是MIT的台灣貨
沒想到居然有一定比例是大陸貨
米其林的PS3和P3ST居然也是大陸和泰國生產….看價格我還以為是歐洲製
普利司通有比較老實一點,看到有些輪胎價格比想像中便宜,仔細看果然不是日本製,至少有反應成本
不知道有沒有網友可以分享更多品牌+產品+產地的資訊
我個人覺得有差 至於差異也說不上來

erc wrote:
練鋼也是工業標準程序...(恕刪)


應該說每個產業釋出的製造流程介紹、影片都是為了提升品牌形象的
所以如果沒有探究生產過程的流程、和技術差異
那只看廣告和形象影片的人就容易信以為真

就像我前面講的
大陸工廠、東南亞工廠、歐洲工廠,光用想像的畫面就不太一樣了

aaaomc wrote:
哈,原來您誤會了您可...(恕刪)


PS3算是經濟胎,如果泰國和義大利都不耐磨...
那建議換個環保節能胎好了

凱蒂貓無嘴 wrote:
很在意出生地的話教你...(恕刪)


這倒是真的
之前稍微看過audi和賓士的輪胎多半是馬牌和米其林

如果多了車廠把關自然是好事,但如果沒有能力買到進口車的人
只能多了解輪胎差異,換胎才能換到比較實用的輪胎了
當然有差...不然配方及製程一些改變就能左右品質了...遑論品管的嚴與鬆了
我上一條胎是泰製ps3
跑1萬6換掉還有6~7成
現在裝的是德製HP
跑了3萬快到安全線了

官網標示ps3運動性比hp高
但實際開起來我覺得差不多...
Biggest King wrote:
除非是橡膠的配方不一樣,輪胎製造不就是把膠倒到模子裡成型,
壽命不應該會因為工人的差異有一倍以上的差異。


輪胎製作並不是灌模這麼簡單,是要人工一層一層疊不同材質上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MKobBg5w

你後面有補影片了相信你已經知道輪胎是很手工的東西,不是灌模這樣就做出來,那是玩具車輪胎作法。

同樣都是縫線,為什麼有人縫名牌包,有人只能縫夜市包?我相信工人的素質會影響輪胎的品質,只是沒有到名牌包這麼誇張的差距。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