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3/29 新增米其林來電過程] 生平第一次打電話給米其林公司的感想

plexgo wrote:
...
自行買一個胎壓表來量,一量發現胎壓是打40psi,因為在網路看過建議胎壓打輪胎Max值的80%,如果照這個算法,40psi應該沒錯,考量行車舒適性,預計把胎壓調整至36psi
...
(恕刪)


請照 B 柱胎壓打氣,可以上下浮動大概 5% 的 psi,

升 psi 略微省油,操控感略微明確
降 psi 略微舒適,沙地操控略微增加

但是要注意
1. B 柱胎壓表是 完全泠胎 的數值。
2. 購買輪胎,除了尺寸,要注意滿足原廠胎的 Load Index
3. 降太多胎壓,長時間或高速行駛,非常危險( 這就是為什麼新設計的高級車有胎壓警告系統 )

36 psi 是完全泠胎的數字嗎 ?

( 加註解 )
完全泠胎
指的是車子完全靜止至少一夜未駕駛!
不然胎壓會在車子行駛 5 ~ 20 分鐘內快速上升 ( 依車速而定 )
plexgo wrote:
我的車是06年的SX4...(恕刪)


胎壓確實就是看車門旁邊那個

因為胎壓建議值是依造車重給出來的數值

只要在建議值附近 就可以了

還有胎壓在 冷熱天 可是可以差到 5 ~ 10 psi 的




輪胎品質跟接電話小姐應該沒有關係, 我買平行輸入的
誰的觀念錯了都不是重點 (輪胎行,保養廠,都一樣)

B柱建議上是建議值,而且前面也有人提到過,那是冷胎壓

不知道這幾年的輪胎行和保養廠是哪來的「八成」觀念,實際上打這種胎壓就是過硬
只要不低於B柱的建議值都OK,往上加個3-5 psi都可接受
歐規標示的胎要打高一點點才能達到標示值的荷重等級 (這篇可看看)

幾年前遇過一家保養廠,車子開出來後簡直像壞掉一樣,給我打了45psi
保養廠說我的前輪吃胎外側了 (無言,前輪負責轉向,外面多磨那一點點是正常的,硬要打到連外面都磨不到,磨的就是中間了)

去年買台本的車,回台本原廠出來後,第一件做的事就是漏氣
無聊..............

胎壓打多少本來就沒有一定,所以你問米其林公司是?

邊開邊體會是不會啊

R.B.G wrote:
邊開邊體會是不會啊...(恕刪)

那為什麼每一條輪胎上面都會打印胎壓上限?
詢問原廠規格建議值省得自己費事,能理解嗎?
NorthStar - Mobileholic, Drunkard of 3C - Computer, Cigarette & Cafe
感謝大家給的各項建議,一開始我只寫出對話過程略顯粗糙,補充一下我比較完整的想法

打電話到米其林前我已準備的資料:
1、空車重
2、B柱貼紙內容
3、Saver Plus的最大胎壓
4、目前胎壓
5、輪胎規格

準備這些數字我也是想官方或許需要這項資料,才有辦法提供資訊給我,想不到完全用不上。

我知道一款輪胎不會只用在單一車款上,所以我準備這些資料準備跟原廠討論是否有建議的胎壓,問保養廠當然也可以,不過保養廠因為各家經驗不同,所提供的胎壓值我想也不一致。

我心裡面預設的想法大概類似一條巧克力官方建議售價30元,全聯賣25元,小七賣28元,消費者各取所需。

胎壓建議值可以不必限縮至一個數字,可以是一個範圍(例如36~38psi),有了這個數字,消費者與保養廠間至少有一個「建議售價」,雙方再依喜好及經驗討論胎壓要打多少psi。

我的想法是輪胎官方應該提供這個數值,給保養廠及消費者一個參考。
人類依照身高換算出標準體重

但每個人體質骨架都不一樣

也沒有所謂體重上限

同樣的道理

每家車廠每台車每個駕駛每個國家路況氣候等等因素那麼複雜

你要輪胎廠隔空抓藥給你標準答案 …

會不會很強人所難?
再回一次好了

輪胎的建議胎壓值是由汽車生產廠提供而不是由輪胎生產廠提供,你就算要打去原廠問也是打去 suzuki 原廠而不是米其林原廠

輪胎生產廠只能給你一個安全上限值不能超過,我想客服的意思應該是在輪胎安全上限值之內你都能打,沒有上限,但可能訓練不足就變成胎壓沒有上限

車身上貼的就是官方建議售價,你喜歡到好市多買還是新光三越買你自己選擇,但你就是拿著建議售價貼紙然後去問別人建議售價是多少

原廠只需告訴你應該在多少範圍內就好

卻要人家幫你算出一個準確值 不覺得已經有點奧客嗎..

再次強調 胎壓只要符合安全範圍內,胎壓要打多少都隨個人!!

人家跟你說打多少你就打多少的話 你不舒服是不是又打電話去罵了?!原廠又不是吃飽沒事做..
plexgo wrote:
感謝大家給的各項建...(恕刪)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