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扳手常見可區分成機械式、電子式。
1.前者是透過壓縮彈簧來改變力臂大小,進而達到目標扭力輸出,具備跳脫機構可防止施力過當等風險
2.後者是透過應變規感測本體受力時所產生的變形量,透過訊號轉換器將數據傳遞到顯示面板,當扭力到達時扳手本身可透過數字、聲響、振動等方式來提醒使用者。
兩者最大差異在於
1.調整方式:前者是採用機械調整機構壓縮彈簧;後者是透過控制單元設定
2.跳脫機構:前者具備跳脫機構可以有效防止扭力施力過當,後者無跳脫機構會有扭力施力過當的風險
3.扭力設定方式:前者較費力;後者較省力方便
4.輸出扭力精度:電子優於機械
Q:要如何選擇適合的扳手呢?
1.先瞭解作業的環境,如使用扭力範圍、環境是否吵雜...等
2.挑選適用扭力範圍之扳手,常見規格如下:
A.扭力範圍常見為5-25Nm、20-100Nm、40-200Nm、60-340Nm、110-550Nm...等
B.輸出扭力頭尺寸常見為1/4"(2分)、3/8"(3分)、1/2"(4分)、3/4"(6分)、1"
C.機械式又可分為雙向(可正逆轉)、數字視窗型、無刻度可調、刻度可調、指針式、錶盤式...等
D.扭力精度:機械式必須符合+/-4%內,電子式常見約+/-1%
3.可從出廠報告看出一二,好的產品他的出廠報告除了會告知扳手本身20%、60%、100%之扭力值與精度,另外還會告知不確定因素之宣告等,但通常有出具這類型報告的扳手,一支單價不會太便宜。但這就回歸到您對於扭力扳手使用的需求與認知程度,假設今天我對於扭力是特別要求的話,那我就會選用較高階的扳手。反之,我就買較低階的產品即可。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扭力扳手無論是高階或低階,一定要定期確認扭力輸出精度是否正常,若有異常就必須送回原廠調整
以上是小弟簡單建議,若要真的瞭解扭力扳手那可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對了,至於有人提到機械扭力扳手在操作上無法如此精準的問題,這是沒錯! 但是廠商們也為了能盡量降低這個問題,在握把處有設置凹槽作為施力點,但這個就要靠功夫了!不然就使用電子式就沒這個問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