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胎壓偵測器該買胎內還是胎外的?


0101先生 wrote:
胎內或是胎外,如果電池沒電要如何換電池??...(恕刪)

胎內式大部分是不可換電池,少部份是可更換,買時要注意!!
0101先生 wrote:
請問一下,胎內或是胎外,如果電池沒電要如何換電池??


胎外式的自己把感應器拆開
去外面隨便買同型號的水銀電池換上就好
胎內式的話就要請輪胎行代勞了

sunland wrote:
胎外式的自己把感應...(恕刪)

胎外式的電池通常是用CR-1632的水銀電池,
說實在使用到現在約4年,每天上下班使用,還沒有換過
胎外式更換工資自己賺,電池約50元
胎內式如果沒電換一個新的至少1000元,工資1輪還要200~300元,

epigolf wrote:
胎外式的電池通常是...(恕刪)


胎外撐這麼久啊

我一年了 也沒換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32&t=4845362&p=1

這一篇討論胎外式的推薦,居然被整串丟到回收區了,
裡面各種品牌推薦都有,真是想不透丟到回收區原因.
epigolf wrote:
http://www...(恕刪)


檔人財路 或是有廣告嫌疑

因為胎外 店家賺不到

胎壓偵測器 最主要是提醒 行進間是否有快速洩氣的危險
胎外就有防護效果了 沒什麼問題
陳萍麗 wrote:
檔人財路 或是有廣...(恕刪)

裝胎壓偵測是為了安全,難道利益高於安全嗎?

我推薦鐵將軍胎外式+1,大陸第一品牌
台灣的售價貴快一倍,所以請從對岸淘寶購入
鐵將軍輪流顯示只要400RMB,4輪顯示只要500RMB
有保固的疑慮車主就不用考慮了,至少我從2012到現在還沒換過電池
台灣有好幾個胎外式牌子,應該也是它代工的
我是裝胎內的,到現在用滿兩年了,要我再選一次,我還是選胎內的(我不是輪胎或偵測器店家,沒什麼利益關係)。

分享一下主要優點如下供還在考慮的人參考:

1. DIY打氣方便,我有買腳踩打氣機自己常補一下胎壓,就照平常方式打氣,打氣前不用拆,打完氣也不用再裝偵測器,以及檢查是否有裝好。車廠為何會選ABS偵測器軟體式或內建胎內式而不用胎外式,我個人覺得這是重要原因,不用改變使用者打氣習慣,潛在客訴及保固問題就少一條。

2. 金屬氣嘴和氣嘴蓋質感看起就是爽,有些人裝胎外式還要再換金屬氣嘴,費用加一加,與胎內式的成本就拉近了一些,但是再裝上胎外式偵測器,感覺就是又破壞了美感(就像水電管線大家還是不喜歡看到明管一樣,不就是不美觀?),為了美觀去人工洗車的錢,就能付好幾年才花一次的拆胎工資了(如果剛好配合換胎時機就省了這工資)。

3. 理論上胎內溫度量測胎內型會比較準確一點,胎外式量到的是氣嘴內部的空氣溫度,氣嘴有撞風,會有降溫效果。不過這點我也沒有關於兩者準確性的實際數字,只是把這個理論上的小小優點列出來。

4. 胎內式由店家負責主機牽線埋線(見底下插電式主機優點的部分),適合不會DIY牽線埋線的人。

至於擔心電池電量,胎外那麼小的電池都有人用很久了,胎內式電池有多大顆沒裝的人可能沒看過(真的很大顆,規格上的壽命也長),除非是不良品,否則省電型的胎內式也是用很久。主要問題還是在於胎內式電池沒電時是否剛好需要換輪胎省下更換工資,這點真的就看運氣了。

至於主機是插電式好還是太陽能好,我個人是喜歡插電式的,除了胎壓胎溫基本功能,還多了一個電壓顯示對我非常有用,我開兩年下來,電瓶和發電機的健康狀都很清楚。看電壓值就知道發電機是否正常,我的車有智慧充電系統,所以發電機會調節充電電壓在12.x~14.x之間變動,無此功能的車就看行駛中電壓值是否為較高的固定電壓值。剛啟動當下,看電瓶壓降值就知道電瓶是不是老化了(以前啟動完有12.2V,現在多為11.8V上下,明顯退化),這個功能一定要從保險絲盒牽線才準,我一開始是請店家幫我插點煙器,後來發現顯示的壓降誤差不小(約0.7V),再請店家從保險絲盒接線就比較接近用電錶從電瓶電極直接量測的值(壓降約0.2V)。

胎內式明顯貴一截,不少人大概看到價錢就放棄了,但是如果貴又沒有額外優點,早就被淘汰,也不會存在於市場上了。
1.打氣方便,胎外跟胎內沒有太大差別。
胎內式難道不用轉開氣嘴蓋?胎外頂多麻煩一點點點。
2.準確度,胎內確實比較準,但是胎外再怎麼差,也不會差超過太多。
3.車廠預設胎內式是這樣才可以比較不會被拔走,且賺錢比較多,再者裝胎外隨便自己就可以換掉。
4.裝胎外一樣可以請人埋線

pineman wrote:
我是裝胎內的,到現在...(恕刪)
epigolf wrote:
裝胎壓偵測是為了安...(恕刪)


目前淘寶看到有439或499RMB,感覺都是一樣的,我家有兩輛車,但只有一組是從PCHOME買來的胎外式,買來才用一次高速公路,輪框就磨到了,有點想買胎內式。但胎外胎內其實都有利弊。

另外我今年二月買的,傳輸器(螢幕用手機)沒一個月就故障,各位看倌可以知道,在高速公路上發現手機一直震動,一直叫,發現輪胎0壓力,但開車又沒異狀,那是一種很怪異的感覺,後來四個輪子陸續變為0壓,下交流道檢查都OK,傳輸器回原廠設定也沒用,後來整套寄回原廠,修理傳感器後就正常了,只是,原本想使用手機螢幕的方便性,後來才知道單獨一顆螢幕反而更便利,哀。

決定了,買胎外式,然後明年一月換輪胎時,使用金屬氣嘴。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