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shenku wrote:
你可以查一下公路自行車的胎壓,你會更訝異~...
公路車23c輪胎, 上限110~130psi
23c管胎, 上限140~180psi
自行車有個15% tire drop理論
也就是說人坐上去後, 輪胎扁掉15%是最理想的, 可以兼顧舒適與抓地力
如果車子也用同樣的理論來設定胎壓
通常FF車前輪大概都得打45psi以上, 後輪大約30psi
不過以我自己的實際經驗來講, Michelin PS3(PSS沒用過)前輪大約打40PSI就好了
再多會覺得方向盤變得很輕, 舒適度與操控都會比較差
嘉澤 wrote:
對了.........那在雨天呢!!..............
在時速80~100公里速度下這樣35胎壓跟40胎壓對於濕地或是經過積水路段.......
胎壓越高, 排水越好
原因:
1. 胎壓越高, 地面接觸面積越小, 排水越順暢(如果你的車胎可以薄到跟我的頭像那種腳踏車一樣, 那沒胎紋也沒關係, 因為輪胎就像一把刀子把水切開, 根本不用考慮胎紋排水性)
2. 輪胎會被車重壓扁, 因此排水紋路寬度也會被擠壓而縮小, 會不利於排水
下面這個網頁可以讓你參考一下
這是輪胎在35/30/25PSI以時速60英里行駛的照片, 25PSI那組已經飄起來了
http://www.tirerack.com/tires/tiretech/techpage.jsp?techid=3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