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輪框的中心位置,向外側推移為正ET值,向內則是負ET值;
較小的正向ET值,會使輪胎向外側推移,所以車身的穩定度會提高,
試想,兩腳開開的站著,跟兩腳緊靠的站著,那個較不會搖晃,就能理解了~
較外推的輪胎,提高了穩定度,卻改變了左右輪的轉向角度差,所以迴轉半徑會比原本的大一些,
樓主只差了2mm,開起來應該無感;
一般外推5mm,使用上就有差異了;何時會縮小ET值使輪胎外推呢?
一般是加大鋁圈尺寸,如15"升17",因為較大的鋁圈,也表示較寬的胎面,
這時為了避免輪胎與懸吊系統干涉,就會將ET值縮小5~10mm,使其外推,避免干涉
吃胎的重點是,胎面與地面的接觸面角度,是否在原廠要求的角度公差內,
這是四輪定位的問題,與ET值無關,
就算你用原廠框,如果定位跑掉了,一樣會吃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