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y_bass_day wrote:
今年剛牽SKODA octavia...(恕刪)
圈大輪胎扁平比就小,而輪胎扁平比低的胎品,通常胎肩、胎壁都必須經過強化用料與設計,都不會是一般用車胎品來生產,而是以高性能胎品來規劃製造,過彎與行徑路面擠壓的抗變異可變就小、胎肩支撐力就強、高速彎道性能就飆悍。
輪胎性能佳,與鋁圈大小較無關、胎品強勢為主。
相對扁平比低的性能胎,畢竟胎肩、胎壁都經過強化,路感回饋通常會較明顯。
例如固特異濕地之王3A的高性能胎、普利司通的胎王等等,耐磨耗僅約240左右,新胎表現亮眼,磨耗過2.5萬公里後性能與胎品噪音抑制會大幅衰退,就不會是很理想。
通常高性能胎品過3萬多公里,就差不多要再換一組了,能撐到4萬公里的都不多,開超過4萬公里+年份又高的性能胎,這類老化胎品很容易胎肩、胎壁爆鋼絲,要開高性能胎,就不是開玩笑的,要靠小朋友堆疊來玩。
以轎式胎來說,19"圈通常歐系車配胎為215~225(235) / 30 / 19",輪胎扁平比通常為30左右。
18"圈則大多為215~235 / 40 / 18,輪胎扁平比為40左右。
BMW 7、 LS等大車大型內輪拱可塞大尺碼圈胎不在此列。
以台灣的爛路況、高速、快速一天到晚修修補補,比較建議使用18",歐系大多235/40/18。
扁平比保有40,遇到爛路比較不容易直中鋁圈邊框、甚至改裝AM零售市場一堆沒認證的大陸製圈,高速直撞大哭巄,鋁圈會直接擠爆、車輛失控。
235/30/19"的胎,壓根不適用台灣的爛路,較適合日本高品質的道路鋪設水準應用。
如果要舒適些、省油些,225/50/17、235/45/17,扁平比加大,對舒適性是有直接性幫助的,胎面踏地面積較小,也就較省油,這也是日本、韓國小型貨廂車愛使用165/60/14圈胎,油耗當然非常漂亮。
這取決於您要哪種胎品帶來的駕馭感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