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機車的熱融胎在下雨天的抓地力會比普通胎好嗎?

樓上所貼的測試影片,煞車距離的總和加起來,是熱融胎距離最短的。
海浪法師

真實情況也不會雨天反覆急煞,所以只看第一次為主,差異很小,雨天賽道最快速度依舊是熱熔胎做出來的,因為雨天還是胎質越軟越抓地

2024-10-03 16:03
davidyn2002 wrote:
熱熔胎或半熱熔胎,...(恕刪)

那篇只能證明,多胎紋的胎在積水地面比少胎紋好用,但bt601明明有雨胎樣式,他不選這是?
熱融胎沒辦法達到工作溫度,一般膠胎有可能達到?去摸摸看熱融跟膠胎就知差別,基本上越軟工作溫度就是越低(可能越快達到工作溫度這比較好懂),bt601還有分夏季跟冬季用,冬季就是比夏季軟,看看f1、Moto gp雨戰就知,雨胎就是軟到不行一接觸乾地沒幾圈就磨光


如果覺得熱熔胎達不到工作溫度會抓地很差,那篇文章裡面的MA-3D沒有理由會在溼地輸給BT-601
zhihao2168 wrote:
熱融胎工作溫度較高,...(恕刪)

閣下有用過膠胎跑過嗎?用一般的膠胎在雨天使用幾乎沒有溫度,但是摸熱融胎卻還是有40度左右。這雖然無法完全釋放熱融胎的性能,但是在雨天熱融胎胎質仍然是較一般膠胎軟很多,所更能抓住地面。閣下的比較應該是拿熱融胎在晴天跟雨天的性能相比吧?那自然會覺得熱融胎雨天的表現奇差,但是若是同樣是雨天,那熱融胎的表現依舊比膠胎好很多。

nicktony wrote:
那篇只能證明,多胎...(恕刪)


MA-3D是原廠胎,原廠胎的設定是磨耗ˋ抓地力ˋ排水性都盡量平衡講究的是經濟性,不適合拿來比較,要以米其林的CITY GRIP這條強調排水排砂的晴雨兩用胎來對比才比較合適,參照樓上zhihao2168所說
“熱融胎工作溫度較高,但一達到工作溫度黏性很強,F1賽車的熱融胎比賽之前都有先蓋加熱毯預熱,上場跑了一段時間之後,熱熔胎表面的溫度就會越來越高,達到90攝氏度之後,熱熔胎會開始慢慢融化成凝膠狀態的車胎,變得黏黏的,熱熔胎的戰場是賽道,只有在賽道里不斷得急加速、急剎車,這種極限駕駛方式才能使輪胎溫度達標,溫度足夠,其性能才能發揮,下雨天用胎紋多的排水性較好”
這個解說才是最能說明熱熔胎及晴雨胎的適用性,更何況moto GP是在條件很好的賽道上不是一般道路,更不適合拿來比較,所以熱融胎是適合雨天的這句話在非賽事用途而言應該就不正確了(moto GP的雨胎是用有胎紋的軟胎,也不算是全熱熔胎)。

套樓上另一位董呆呆所言 :
“熱熔胎、半熱熔胎在雨天都是悲劇,定位方向原本就不是在雨天用...所以根本不用比想要乾溼地都兼顧,上晴雨胎就是了”
海浪法師

排水紋只差在破水,沒有積水的溼地面,還是看胎質,越軟越抓

2024-10-03 16:05

davidyn2002 wrote:
MA-3D是原廠胎...(恕刪)

熱熔胎就只是胎質比一般膠胎軟才會被那樣稱呼,實際上製作時跟本是用軟硬控制,越軟越快達到溫度,越耐磨就是越硬,汽車使用被稱呼為熱熔的胎也就是磨耗指數超低的軟胎。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23895

F1就是直接用軟硬區分

總結:一般膠胎就是比你所稱呼的熱熔胎更難達到工作溫度,所以那篇文章裡面就是全部都差,至於你說的晴雨胎就是比一般膠胎軟又有胎紋當然贏,熱熔胎就是輸給胎紋少,基本上那項測試換上bt601的雨胎絕對是乾地贏,濕地也贏。

至於為何不選雨胎,我去查當初測試的小老婆,測試者說買不到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