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打氣到原廠建議的壓力就好,還有換輪胎後不要相信輪胎行打的氣壓,一定要用其他方式多量幾次,之前就是去某連鎖汽車用品換輪胎,想說輪胎是他們的主力商品所以很相信他們的技術,後來過幾天後想說沒事拿胎壓計測量一下,發現計師居然把胎壓打到44,而且還是冷胎時的壓力.... 當場把氣壓洩到前34後38(原廠建議)
chansep2 wrote:畫紅線的地方......(恕刪) 只是另一種單位的稱呼, 就如 溫度有攝氏 與華氏兩種2kpa 就相當於 後面的 29磅大多數的車主或輪胎店都習慣用後者 磅數的數值來表示胎壓
原廠數值僅供參考,不同品牌的胎其最適合的胎壓會不同,高承載時也會需要更高胎壓,第九層朋友提供的圖應該是日系車,歐系車的標示會更明確,為何外面一般保修廠甚至原廠技師,都會打較高胎壓是因為較省油方向盤較輕快,還有一點是許多車主甚至技師都忽略的,就是胎面結構剛性注意是胎面喔!!!剛性較低的胎胎壓偏低時會往內凹,減少抓地面積,受力往往集中在輪胎兩側肩部,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兩側磨耗較中間多,往往會誤解成定位異常吃胎,殊不知只是胎壓不夠,而胎面剛性好的胎即使胎壓偏低,還是能保持胎面完整貼於地面維持最大抓地力,但是這個就必須要透過有經驗的人員才有辦法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