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PSS有那麼神?

psc乾地的抓地力絕對超過pss
pss的強項應該是在溼地
psc好像是全熱溶
熱溶胎的乾地性能不太可能會輸街胎吧
一般道路行駛熱溶胎真的不太舒服
似乎PSC/PSC2應該是半熱熔,PSC+才是全熱熔胎,有請高人指正.
米其林市售最頂級輪胎
PILOT SPORT CUP

Uniform Tire Quality Grade Standards (UTQG)指數:
Treadwear(磨耗性):80 (低於100屬於全熱融)
Traction(抓地力):AA (最高評比為AA)
Temperature(輪胎的耐熱性-高速耐久性):A (最高評比為A)


剛在網站上抓來的
不確定對不對
PSS的價格跟性能神話純粹是被炒作出來的,激烈操駕絕對抓不住。真要跑,TW180以下的才有明顯黏著效益。

我在大鵬灣直線底的超大甩尾過彎就是靠著對PSS錯誤的信心才達成的。
REX阿雷 wrote:
順便借版主的文討論一下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
總覺得半熱融這種胎的扁平比太低的話
單圈不見得作得出來啊


頂一下這個問題,我也很好奇,輪胎的扁平比為什麼會跟單圈成績有關係??!!...

ScreammingBimmer wrote:
PSS的價格跟性能神話純粹是被炒作出來的,激烈操駕絕對抓不住。真要跑,TW180以下的才有明顯黏著效益。

我在大鵬灣直線底的超大甩尾過彎就是靠著對PSS錯誤的信心才達成的。


感謝Bimmer大的回覆,基本上跟小弟的想法差不多,由於您似乎有下場跑過,請教您針對上述問題是否有些心得?
或許台灣市場太小,有很多新胎都沒有進來台灣,就算進口了,單價也貴得嚇人.
Michelin for track and competition已經有PSC,PSC2,PSC+...呵呵...在美國,價格平易近人呀

所以既然要自行進口,口袋名單就縮小到半熱熔/熱融等級了...



對track and competition等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下面的聯結.
點我
自己回覆一下...

我猜是胎壁薄則反應越靈敏的這個特性讓容許失誤的區間縮小了吧(大概啦)

有沒有高高手可以解答一下啊〜
有可能是因為熱融胎造成的slip angle與原廠懸吊設定不一致,加上對於胎壓設定更為敏感所致。
沒很神,但是一些創造金氏記錄馬力有千匹以上的超跑配胎都是裝PSS

像布加迪威龍跟最近才打敗威龍的Hennessey Venom GT

就是配PSS創造出200英里以上的創舉成績。

儘管說PSC沒有千匹超跑再裝,但是裝配此胎的也是一堆600匹上下的猛獸

像458S跟991 GT3還有SLS黑系列就是裝PSC

幾乎能勢均力敵也是受這些超跑車廠喜歡的大概就只有倍耐力了

去年的日內瓦3神P1 LAFERRARI跟VENENO

裝配的輪胎就是P ZERO CORSA
我想,在金字塔頂端的消費人口並不在乎一條輪胎多貴,所以也可能造成頂端超跑的配胎是以performace為依據,另一個想法,或許在眾性能胎中,Mechilin給超跑廠的報價是最低的...who knows.

個人認為同等級的大廠輪胎,或許其配方,胎紋胎肩設計皆有相當大的差異,但是在performance上面相信差異有限,一般市井小民,或是玩車人口並不是在拼那百分之一秒的圈速,相反的,大多數的人是享受開車所帶來的感官刺激以及自由的感覺,真的要拼圈速,光頭熱熔胎才是唯一選擇吧.

若必須花費NTD10000才能買到99分的輪胎,若有一條輪胎是95分,並且要價只要NTD5000,我想我找不到理由不用第二條胎.
或許台灣這塊市場不大,也或許這個市場過於封閉以及不透明,加上品牌光環以及某些刻意炒作的行銷手段,造成在台灣PSS的價格是美國的兩倍(同規格),甚至超過,這並非消費者之福...

不可諱言的,輪胎也是民生必需品,有哪一輛車子離不開這四條橡膠製品,所有的駕駛行為都是靠這四條輪胎來達成的,但是當消費者因為安全,因為品牌,因為任何理由想選擇高階一些的輪胎,所必須面對的就是超高單價的付出,其差異並不是5%~10%的價差...生命會自行找到出路...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