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更換避震器與輪框的優先順序?

離地面最近的先改...
輪胎,煞車來令先換掉吧....

"平常都要載小孩"
這個就代表安全性要先排第一..
雖然開車不快,但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要是還在保固內...等保固後之後再換避震器吧....



先換框~再挑組好一點的來令片~然後再升級避震器吧!

如避震器有實裝車~可以去試乘看看(預算夠就挑進口的ex倍適登、哥尼、KW、TEIN~對於坑洞處理比較優)

一項一項慢慢改才有改車的樂趣。

我個人是先從原廠音響開始然後隔音再來避震,到去年底避震鋁圈一起更新。

someday wrote:
如題請問一下由於預算...由於預算無法一次到定位(恕刪)

那就別改,車又不是一定改,沒錢還耍帥.....
輪胎還能在開1~2萬~所以先不需要換

國產圈+好一點的輪胎大約3W上下

避震器好一點的進口品牌也都3W~4W起跳

好一點的來另也要5K上下

建議大大一次到位吧~也比較省

真的要換也要先換來令跟避震器吧~

百改降為先~請記住這句話
換了這個,又會發現那個不夠,再怎麼弄都 缺一樣,回頭是岸!尤其是偏視覺的!
建議先換避震
一低遮三醜

裝了美美大框的車沒降低
個人覺得看起來反而很.........

此外,若要加大輪圈
建議連煞車的預算一起估進去
加大的圈跟胎,開起來雖然比較穩+路感明顯
但你會覺得原廠煞車變遲鈍了
換來令片改善有限
建議換加大碟比較有感覺
金屬煞車油管:可以換,踏板感覺較明顯直接
加大活塞煞車分幫:除非是原廠或國外大廠出的,其他不要買
國產很多4活塞六活塞產品,煞起來的線性感覺很差

輪胎當然很重要,但若打算加大輪圈
到時再一起換好點
先降避震的缺點則在於
由於降低後操控極限增加(側傾降低)
你會不自覺用更殺的方式開車
比較容易超出原廠胎抓地極限
這部分就得自我注意了

堅固耐用及美觀又經濟的話
是大廠短彈簧+強化避震的組合 (最耐用)
另外,除非有試乘過
不然不建議國產的HI-LOW KIT
不是很硬+彈跳就是很快壞 (約一年就下課了.......)

國外大廠的HI-LOW KIT
品質跟磅數阻尼設定比較有保障 (操控最好)
錢很多的話可以買





以上為曾經亂花錢的經驗談


建議你 要換避陣器就換好一點的!! I-MAX本來就要載人 舒適為主!! 建議換TINE!! 但價格偏高!!
鋁圈 輪胎的話 等原廠磨到差不到在換吧!! 小弟我開六年i-max的良心建議!! 如有問題 可私訊問我~
小弟改 18.17吋的 排氣管 拉桿 避陣器 卡鉗....應該可以給你不少建議!!
someday wrote:
如題請問一下由於預算...(恕刪)
百改降為先
一降遮三醜

someday wrote:
如題請問一下由於預算...(恕刪)


我開馬5,也是升級17,最佳規格為215/45/17,表速與原廠幾乎無誤差!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6&t=2555156&last=33439833

但依此規格換下去後,輪胎與輪拱距離變大了,與原廠比多約1指,
這時候就會想降車身,
如果原廠避震沒漏油異音,預算不高的話可以先換短彈簧,
撐到避震掛掉才換整組!

我換的是國產TS短彈簧,但降車身還要加裝仰角調整器,
不裝也可以,定位要作的好,且要縮短調胎里程,不然會吃胎!

17 鋁圈+輪胎都用平價一點的約30K以內,
短彈簧+仰角調整約13~15K,供您參考!

P.S 我這樣改到目前快15000KM,避震底盤都沒啥問題!
舒馬克相信 '' 技術可以彌補一切 ''
上面每一樓講得都對

但提醒原PO

改裝前要想未來要怎麼改? 有錢怎麼改 沒錢的方案怎麼改?

降避震.換剎車.換框這三件事要同時考量

降多低閃輪拱?
換什麼框閃卡鉗閃輪拱?

走沒錢的方案: 要使用什麼樣的墊片或者螺絲.哈姆.螺帽...等
要潤輪拱還是做角度

走有錢方案要: 剎車盤換多大? 整組框換掉的時候要怎麼挑選ET值和J數? 軸套?
做寬體??

請一次想清楚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