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

胎王!!


bambochen wrote:
別聽人亂講甚麼jelly...(恕刪)


激烈操駕後有鼻涕狀,蠻正常的

是激烈加減速所造成

感覺F1A3是側向支撐不足
長時間橫向來回擠壓,才會塊狀剝落

算了,這等級當舒適省油房車胎用就好
偶爾熱血小跑,請別拿自己性命開玩笑...

vicence wrote:
激烈操駕後有鼻涕狀,蠻正常的

是激烈加減速所造成

感覺F1A3是側向支撐不足
長時間橫向來回擠壓,才會塊狀剝落

算了,這等級當舒適省油房車胎用就好
偶爾熱血小跑,請別拿自己性命開玩笑...


其實也不用激烈操駕....運氣不好慢慢開也會有這種狀況

在那18"胎還貴森森的年代...某次換了一套CSC2 225/40/18
前驅車的後輪toe in不小心設定過大(後來才知道定位店家設備故障,只用原始機械設備簡單呼嚨一下)
隔天跑了趟台北=>高雄,就發現輪胎內側都是這種橡皮擦屑的東西.....心痛啊~

後來就再也沒去過那間店了.....

阿伯給你感謝 wrote:
小的在想是否讓好年冬...(恕刪)

之前與原廠人員交涉時,有提及類似的提議給原廠,不過原廠似乎沒有此意向!!!
現在這條F1A3如何如何...對我而言已經不是很重要了,看了原廠這麼專業的檢查報告書,還會期待什麼?!!
除了獲得"非正常駕駛"的殊榮獎狀外,
在與原廠人員交涉時也表示,他們手邊沒有原製造產地的檢驗數據,所以沒辦法對製程面提出任何說明(請參考#116),結果檢查報告的判定結論竟然可以在無任何工程數據支撐下,說出:無產品製造上故障!!!
話都給原廠說好了:
1.主打性能胎王
2.非正常駕駛
3.非本公司製造責任
再者,如果無完備鑑定能力(資金/設備/技術/判定規範),給出的資料能作為判定結論嗎?!
1. F1A3是街胎設定, 胎塊不會像半熱熔胎那麼大塊 散熱就沒那麼好, 又連續操七圈,導致胎溫過高, thermal runaway會剝落是可能的

2. 胎壓太低,才30psi, 就算是在賽道,使用半熱熔胎的側向支撐性更強跟更好的散熱性, 那種胎本就可以打比較低的胎壓, 反觀在賽道上使用 街胎, 胚一兩圈就一定要放慢降溫, 事件中車手沒有注意保護胎

3. 有專業車手用F1A2 (A3的前一代)做出原廠focus ST在大鵬灣的最速圈(2'05), 專業的開車有可能不快不兇嗎? 但是知道要保護胎跟正確的使用胎的抓地力, 是最大的分野

結論:賽道經驗不多的,要胚記得換半熱熔胎及更好的煞車,因為一班人對維持車況的敏感度不夠高,當胎況煞車開始下降時,已經來不及了
http://windclound.pixnet.net/album

JZT wrote:
1. F1A3是街...(恕刪)



1.胎塊越大,總表面積越小,散熱越差,同時與地面磨擦面也越大,升溫更快

2.胎壓降低下場是為了給激烈操駕後的熱胎壓預留空間,以免超過輪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胎壓,
簡單的講,胎熱了胎壓也就夠了,沒有所謂胎壓不足的問題

3.賽車中胎加熱後再降溫,是有助於減少磨耗,但跟這種胎塊整圈剝落完全是兩回事

在那邊講甚麼胎壓不足,要用高胎壓下去跑才對,在小弟看來是需要好好重讀一下物理了

JZT wrote:
1. F1A3是街胎...(恕刪)

1.所以結論就是他牌輪胎可以,F1A3不行就是了?!
2.將沒脫膠的後輪調至前輪,打40psi於一般道路過彎,支撐性與30psi並沒有什麼差異。說穿了就是胎壁太軟支撐性不足,原廠人員在看輪胎狀況時(胎面也有看),也說主因不是胎壓(不然原廠那麼專業的鑑定報告,就會引用第2條不保固而不是第4條了)。
3.覺得不錯就用嘛,怎麼消費是每個人自己的權利。
說打30PSI太低的人應該知道熱胎之後胎壓㑹升高吧?,依照我車上的F1A2,我都打35,熱胎之後會到40,相對的樓主在賽道若打30,熱胎之後一定到35甚至更高36.37,這樣的胎壓去跑賽道應該沒問題吧,又不是打30就一定一路都是30,所以去說胎壓太低我覺得不成理由!!重點是樓主曾經用一樣的車,路線,開法,唯獨輪胎品牌不一樣人家的胎就不會這樣,就F1A3會這樣......F1A3標榜是性能胎耶,性能胎這樣能看嗎?又不是用四五百匹的車下去操這輪胎。我本來是F1A3準胎主,等了四個月看它上市價錢都問好要下手了,但看到這篇文章真的心都涼半截.............

Civic331 wrote:
之前與原廠人員交涉...(恕刪)


這個案例若發生在其他品牌,不管是米牌 馬牌 P牌,都會是得到一樣的鑑定結果
"不當使用導致輪胎過度升溫,導致胎肩橡膠變質剝落" 也就是tread peeling 或tread chunking

因為基本上跑賽道的輪胎本來就跟一般轎跑車胎在結構設計及配方上完全不一樣
即便是高性能胎PSS CSC6 P-zero F1A3也不適合在跑道上使用,當然廠商也不會明文寫出來禁止
輪胎跑成這樣跟胎壓高低 傾角 懸吊設計根本沒關係...

如果今天這個狀況出現在Cup2或AD08R上,那才有可能真的是品質的問題

bbbbyoung wrote:
這個案例若發生在其他...(恕刪)

1.其他廠牌鑑定是否會一樣我是不清楚,還是您有這些胎的故障檢查報告?!
2.BS POTENZA RE003可能是低性能街胎,所以跑賽道不會有問題。
3.站在消費者立場,我自己的基本訴求是希望產品品質好,性能佳,實用耐用,CP值高;至於怎麼設計(胎塊/胎紋/胎質/胎壓/胎層/胎體結構等等)是各家廠商的專業和技術,與同級或更低階兢品比較,實際性能更差,甚至未經過正式工程分析就認定自家產品沒問題?!
4.產品的容錯性比競品差,使用前還要規定使用者要如何如何(卻不明確說明),這真的是條好棒棒的胎王!!

bbbbyoung wrote:
這個案例若發生在其他品牌,不管是米牌 馬牌 P牌,都會是得到一樣的鑑定結果
"不當使用導致輪胎過度升溫,導致胎肩橡膠變質剝落" 也就是tread peeling 或tread chunking

因為基本上跑賽道的輪胎本來就跟一般轎跑車胎在結構設計及配方上完全不一樣
即便是高性能胎PSS CSC6 P-zero F1A3也不適合在跑道上使用,當然廠商也不會明文寫出來禁止
輪胎跑成這樣跟胎壓高低 傾角 懸吊設計根本沒關係...

如果今天這個狀況出現在Cup2或AD08R上,那才有可能真的是品質的問題


特地註冊護航的嗎?

你怎知他牌完全不檢測就這樣結案?

這又不是正式比賽
引擎未大改的ALTIS獨跑大鵬灣
跟跑山路有何差別??
他牌胎也不會這樣跑個幾圈就這樣分離啊
還是你看過很多他牌跑房胎跑大鵬灣也同樣情況?
有圖片嗎? 車禍造成不算!

  • 6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