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

胎王!!

這是一條全球在賣的胎,既然標榜高性能,在全球被拿來賽道用、測試、比較絕對是常態
賽道上出現過的街胎,被惡操過的只F1A3一條?
全球試車媒體、專業車手、假日車手都是吃素的??
你同意並信服GoodYear台灣公司發出的、沒有任何技術性的"檢查"通知書??
cow 我怎麼那麼多問號?????

Civic331 wrote:
一.原廠檢查報告內...(恕刪)


原來固特異在宣傳輪胎性能時,是用不當駕駛/不當使用輪胎(上賽道)來宣傳
真是受教了!!

固特異F1A3直接從候選名單中剃除掉
本來還對F1A3充滿期待,想下次就是它了。
看到樓主輪胎的慘樣,本來想可能只是剛好遇到瑕疵品,
現在看到輪胎廠這樣回應,已讓人覺得這輪胎是整批有問題。

哪有別條輪胎用這樣所謂的"不當駕駛"來操沒事,它的就解體給你看?

直接剔除候選名單。
看到樓主輪胎的情況真的是只有慘一個字可以形容,好奇的google搜尋了一下關於F1A3在賽道上的評價,發現國外有一位EVO6的車主分享了他的使用經驗
There was evidence of this on the other tyres as well. On track they really were poor and couldn't do much more than one lap before going even more jelly like.

Really didn't like them and they didn't even last half a day at Spa before falling apart. Would absolutely not recommend if you drive quickly. Grip is ok but once they get hot they fall of a cliff. Feedback and feel is pretty wooly.

If you are a casual driver who does the occasional back road blast and you pootle at a track then give the F1A3 a try. But if you like drive your Evo like an Evo should be driven, and appreciate a tyre that not only gives much better feel and feedback along with grip then give them a miss. A £500+ mistake I'll not be making again!

原文http://www.lancerregister.com/showpost.php?p=5643273&postcount=53

看得出來他的輪胎也是有胎塊分離的情形,文中他也提到另一側的輪胎也有同樣情形
雖然他的狀況沒有像樓主的那麼嚴重,但一樣是開著自己的愛車到賽車場內奔馳
各種相同條件也同樣使用他廠牌的輪胎開過,就在F1A3上發生這樣的情況,或許是個案吧?!
就像今天台灣固特異檢查通知書的內容所說『非正常駕駛行為導致』
所以同樣的非正常駕駛行為,使用其他廠牌同等級的輪胎開都沒事,那意思是?
消費者不是專業試車手或是輪胎測試員,要的只不過就是『絕佳的使用者體驗』
遇到這種情況一次,誰還會想再用第二次呢?
或許就像這位國外EVO車主說的,如果你開得很快,絕對不建議你使用。
性能胎但是不能在賽道上使用的意思是嗎?
真的是無言的回覆
等PS4價錢出來就知道了

Civic331 wrote:
一.原廠檢查報告內...(恕刪)




我可以說不意外嗎?~~
不但驗證單位非第三方驗證單位~
也沒說明是那邊的實驗室
只出張A4看起還就是一般的品質報告
故障原因還真簡陋:
"因非正常駕駛行為導致胎肩膠斷裂,剝落"
完全把責任推給消費者
請問一下
正常的駕駛行為是什麼?
有沒有明確規範?
需不需要得到認證?
一句話就代過
也沒寫出造成原因

再者
既然當初風光地辦了發表記者會
內容極強烈強調的性能胎
卻撐不過一台原廠動力140匹的國產轎車
這還敢稱為性能胎
實在是說不過去
雖然很多專業車手指出駕駛車輛設定的問題
但我們跟駕駛不是專業車手
跑的也不是比賽
而是讓一般車主體驗的賽道走行會
使用的是一般家庭生活及上班兼具的家庭房車
非正式的比賽車輛
在車輛的底盤設定本來就是一般道路的設定~~
原po也貼出前兩次使用BS RE003(胎壓28PSI)來當對照組
B牌胎跑完也沒事~
還可以原胎原車開回台北隔天正常上下班
跑出的成績也比F1A3快(快2秒)
激烈的程度應該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樣要把責任推給車輛設定及駕駛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雖然有網友貼出更大動力(硬皮鯊STI)及更快單圈的專業車手來使用,結果沒有像原PO一樣
但使用條件並不相同
光四輪驅動車可以將動力平均輸出分配到四個輪胎上
加上比賽車輛的車輛輕量化(影片中清楚看到後排座椅都拆光)
再加上賽道18吋胎的4輪定位(影片中有指出有設定定位讓四輪平貼於地)
還有賽道的溫度當日的氣溫(上午濕地下午乾地)
這幾點拿來與全原廠沒做過輕量化(本人有親眼見過原po實車,確實與一般路上的計程車無異)
一般道路的定位設定,前輪驅動前輪轉向,215/45-17較高的胎壁,8月23號當日破35度的氣溫
明白的人都知道這根本不能拿來相提並論
難道使用此胎上賽道
都要經過
1.特殊的定位
2.適合的當地氣溫
3.專業的車手訓練
4.以及輕量化的車輛
一般車輛使用就是"非正常駕駛行為"
保固條文哪來打臉原po的
"不適當的輪胎使用,路面不良或其他外力之因素"
這範圍太籠統
怎麼樣的使用是不適當?(原廠車上賽道不適當)
哪種路面算不良路面?(都賽道等級了)
其他外力?(什麼外力?)
還是原廠需要訂定一份白紙黑字的使用說明
甚麼情況使用此胎需要什麼樣的設定~不然不予以保固
看來看去就是推託之詞,根本不是在處理問題
連其他同批同型號的輪胎會不會發生一樣的事都不清楚
這樣的鑑定報告實在讓人無法苟同




最後附上當初極為強調性能的發表會連結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6&t=4897410)

(再附上前面網友貼出的專業車手使用F1A3胎王的"代理商宣傳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1g7sEJ9ltU&feature=youtu.be
本來期待的F1A3,還沒有我的尺寸....
先換了PS4,才考慮下次嘗試F1A3
看完這篇文章...............
還是打消了念頭.....
繼續用我的米牌...
現在是用F1A2,上星期跑去問F1A3 225 45 R17價位,店家報2顆和4顆都是5300元,只比F1A2多100元,CP值真的算高,在台灣不知是不是好年冬牌子比較小,比較少人知道,如果B牌和米牌17吋尺寸的胎王都不可能五千多元打死,況且好年冬上一代F1A2之前表現完全不輸S001和PSS。
原廠這樣的檢測報告實在太簡陋了
似乎只是想擺脫保固責任而已
不禁令人有些失望
也認為F1A3耐用的極限值太低
實在愧對"固特異胎王"這個稱號


也再次謝謝樓主的分享
  • 6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